这个主题,不新鲜。
每年都有,甚至可以说是主旋律的標配。
冯樺在旁边听著,嘴角已经忍不住开始上扬,露出一抹讥笑。
他就知道。
又是这套。
老掉牙了。
寧佳仿佛没看到冯樺的表情,继续说道。
“我们最初的方案,是想做一个系列。”
“叫『祖国之东,长城之西』。”
“计划选取十个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边防哨所。”
“从最东边的乌苏里江,到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进行一次全景式的扫描採访。”
这个方案一出,眾人都是眼前一亮。
格局很大,气势磅礴。
这才像是撒北和寧佳的手笔。
於三娘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可以,有深度,有广度。”
然而,寧佳却摇了摇头。
“但我们最后,把这个方案推翻了。”
“嗯?”
於三娘有些意外。
“我们决定,十个,一个都不去。”
寧佳的声音很平静。
“我们只去一个地方。”
“一个?”
於三娘的眉头瞬间锁紧了。
“只採访一个边防部队?”
“寧佳,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一个部队的故事,能撑起多大的体量?”
“这节目会显得非常单薄!这和你们的能力,不匹配!”
她的声音严厉了起来。
“你们是台里的王牌,我给你们的资源和自由度也是最大的!”
“你们就给我交出这么一份缩水的答卷?”
面对著於三娘几乎是质问的目光,寧佳却依旧不慌不忙。
她迎著於三娘的视线,眼神清澈而坚定。
“於导,在决定做这个选题之后,我们去军区拜访了一位老將军。”
“我们把最初的方案,就是那个採访十个哨所的方案,拿给他看。”
“將军听完,沉默了很久。”
寧佳顿了顿,似乎是在回忆当时的情景。
“然后,他问了我们一个问题。”
“他说,你们是想做一盘五光十色的拼盘,还是想做一道回味无穷的佛跳墙?”
“拼盘看著热闹,什么都有,但尝过就忘了。”
“佛跳墙看著只是一盅,但里面的每一样食材,都熬进了骨子里的味道。”
“一口,就能记一辈子。”
“最后,將军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地方。”
寧佳的声音,带著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染力。
“他说,那个地方的故事,足够精彩。”
“他说,那一个故事,比我们想拍的十个故事加起来,分量,都更重。”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寧佳的话吸引了。
一个故事,比十个故事分量都重?
那得是……什么样的故事?
於三娘盯著寧佳,眼神里的锐利,渐渐化为了审视和好奇。
她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整个会议室,只听得到空调出风的微弱声响。
最后,於三娘身体向后一靠,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
“好。”
她只说了一个字。
却重如千钧。
“我准了。”
“人手,设备,预算,你们隨便开口。”
“我只有一个要求。”
於三娘看著寧佳和撒北。
“把那盅『佛跳墙』,原汁原味地给我端上来。”
“我要让全国的观眾,都尝到那个味儿。”
“是!於导!”
寧佳和撒北对视一眼,齐声应道。
两人的眼中,都有光。
冯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撇了撇嘴,心里满是不屑。
边防战士,能有什么故事?无非就是站岗,巡逻,吃苦,奉献。
这些东西,讲了这么多年,观眾早就审美疲劳了。
现在是流量时代,是眼球经济!
谁掌握了年轻人的遥控器,谁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