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室內。
齐卫远转身,带起的风颳得桌上的文件哗哗作响。
他脸上最后的温情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钢铁般的冷硬。
“通讯员!”
“到!”
“接通军区前线指挥部!”
“是!”
通讯员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不过十几秒,作战室正中央巨大的电子屏幕闪烁了几下。
雪点消失,一个同样庄严肃穆的会议室画面出现在眾人眼前。
主位上,坐著一位肩抗上將星的老人,头髮白,但腰杆笔直,眼神锐利如鹰。
川西军区,救援总指挥,老將军。
屏幕亮起的一瞬间,作战室內。
包括刚刚归队的朱满福在內,所有战士“唰”的一声立正,身体绷得像一根拉满的弓弦。
“报告总指挥!梅托格哨所,救援先遣队,集合完毕!请指示!”
齐卫远的声音,洪亮而决绝,在作战室內迴荡。
老將军锐利的目光扫过屏幕里的每一个人,最后定格在齐卫远脸上。
他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將视线转向了身边的一位戴著眼镜,文质彬彬的学者。
“徐院士,你来说明情况。”
“是,將军。”
被称为徐院士的老者站了起来,走到了镜头前。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立刻切换成了珠穆朗玛峰的3d地形图。
一个鲜红的圆点,在地图上一个极其险峻的位置闪烁。
“同志们,情况紧急,我长话短说。”
徐院士的声音沉重而急切。
“我们的『巔峰之眼』科考队,在珠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
“与后方失去联繫超过24小时。”
“距离『第一台阶』仅有五百多米,海拔8102米。”
就在徐院士介绍情况的时候,齐卫远衝著身后的队员们打了个手势。
没有多余的声音。
陈驍、朱满福等人立刻会意,他们悄无声息地走到墙边。
那里早就准备好了一排排崭新的登山装备。
他们一边听著会议,一边飞快地换装。
脱下作训服,换上厚重的连体羽绒服,检查氧气面罩,扣上冰爪,整理技术装备……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而不乱,只发出装备碰撞的细微声响。
屏幕那头的老將军,將这一切尽收眼底,眼神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欣赏。
这才是真正的精锐。
徐院士的声音还在继续,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砸在眾人心上。
“我们从梅托格哨所驻地出发,到珠峰大本营,距离103公里。”
“地形复杂,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骑马,全速前进,需要两个半小时。”
“到达大本营后,必须立刻开始攀登。”
“根据最后传回的断续信號分析,科考队伤亡惨重”
“大部分技术装备和补给物资都在雪崩中遗失,现在他们只能依靠仅剩的一点物资。”
“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温和稀薄的空气中苦苦支撑。”
徐院士话音刚落,他身边的一位生物医学专家立刻补充道。
“8000米以上,我们称之为『死亡地带』。”
“人体机能会迅速衰退,科考队现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严重的低温症和缺氧。”
“黄金救援时间,只有72小时,现在已经过去三分之一了!他们的氧气,绝对撑不了多久!”
一位盘著髮髻,神情严肃的女性气象专家接著说。
“我们查阅了所有气象资料。现在是珠峰的登山反季节,气候极其恶劣。”
“高空风速太大,直升机根本无法靠近,任何救援行动都只能靠人力攀登。”
“而且,未来48小时內,气象窗口极不稳定,隨时可能出现第二次暴风雪。”
地理专家推了推眼镜,指著屏幕上的地形图。
“连续的暴风雪,导致8000米以上的雪层结构非常不稳定,就像一堆堆积起来的沙子。”
“攀登过程中,任何一点震动,都可能引发二次雪崩或者大规模的冰裂缝滑坡。”
“救援难度,是史诗级的。”
最后,一位穿著救援队制服的专家给出了最后的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此次突击救援队的人数,必须控制在20人以下,最好是15人左右。”“人越多,目標越大,风险越高。同时,必须携带至少双倍的备用补给,以防万一。”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每一个专家的发言,都像是在宣判这次任务的难度。
老將军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齐卫远的脸上,声音沉如万钧。
“齐卫远同志,情况,你们都听清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