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的结论,证明了那份標的金额高达千万的合同,並非举报信中所说的利益输送,而是一份能让云岭乡、投资方和村民三方共贏的优秀商业协议。
李海风拿著整理好的调查报告,在乡政府简陋的办公室里,拨通了省委书记林崢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他言简意賅地將调查结果做了匯报:“林书记,调查结束了,举报內容不属实。”
“云岭乡党委对於乡里的发展有一个通盘的计划,很大胆也很实用,村民们今年已经收到了第一笔收购款。”
“他们发自內心地拥护党组织,刘清明同志在当地的威望很高,但他並没有利用这一点,阻挠我们的工作。”
“相反,我们在田间地头,听到了农民的心声,我现在相信,云岭乡的新班子,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一定能带领这里的群眾脱贫。”
电话那头的林崢,对此並不意外。
这个结果,在他决定派出调查组之前,就已经深信不疑。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派出李海风这位在省纪委出了名软硬不吃、对任何人都不会留情面的干將。
他要的,就是一个无可辩驳、能堵住所有人嘴的结论。
“辛苦了,海风同志。”林崢的声音很沉稳:“儘快回来,做一个详细的匯报。”
掛断电话,林崢靠在椅背上,心里却感到一丝可惜。
这封举报信,虽然最终没有对刘清明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却恰好卡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耽误了他评选“全国十杰”的机会。
2001年,是刘清明基层工作成绩最突出的一年,从破获大案到振兴乡镇,他的履歷堪称完美,入选“十杰”几乎是毫无爭议的。
错过了今年,明年未必还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对於一个年轻干部来说,荣誉称號不仅仅代表了个人的成绩,更是组织上进行破格提拔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如果不是央视今年恰好举办了首届“感动华夏”评选,给了他另一个机会,这个优秀的年轻人就將错失一个本该属於他的重要荣誉时刻。
那將是整个清江省委的损失。
既然已经无法挽回,林崢也不再纠结於此。
他收敛心神,准备处理接下来的工作。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他的大秘书方慎行快步走了进来。
“书记,国务院办公厅的电话,请您亲自接。”
林崢点点头,示意知道了。
“接进来。”
片刻之后,他桌上那部红色的电话机响了起来。
林崢拿起听筒,声音沉稳。
“我是林崢。”
电话里传来一个他十分熟悉的声音。
“林崢同志。”
林崢的身体立刻坐直了,態度恭敬。
“首长。”
电话里的声音继续说道:“我看了一份材料,是关於上次到京城匯报工作的那位小同志的。他过去两年的工作很优秀嘛,为什么最后会取消他的评选资格?”
林崢闻言,心里一动,立刻就明白了对方说的是谁。
他马上回答:“报告首长,是因为在他评选的关键时期,省里接到了一封关於他的举报信,举报他所主导签订的一项经济合同,有违规操作的嫌疑。”
电话里的声音停顿了一下,然后问:“事情有结论吗?”
林崢回答:“省里对此高度重视,立刻派出了省纪委的调查组。经过认真细致地调查,最终证实,那份合同不但没有任何违规之处,而且是一份能够实现三方共贏,帮助贫困乡镇实现经济腾飞的优秀商业合作协议。”
“把你们的调查结果,立刻送到京城来。”电话里的声音不带任何情绪,却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我要马上看到。”
“是!我立刻安排!”林崢大声回答。
“对於优秀的年轻干部,我们要鞭策,更要保护。”电话里的声音缓和了一些,“我们的事业,需要这样的好干部。”
“我记住了,谢谢首长的关心。”林崢由衷地说。
通话结束,林崢缓缓放下听筒,心中却起了波澜。
他很清楚,上次刘清明进京,给这位首长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也正因为如此,刘清明后来写的那份关於农村税费调查的报告,才能直达天听,並得到首长的亲手批覆。
但是,为了一个干部的评选资格问题,首长亲自打电话来询问,这在他过去的印象中,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这位首长,从来不会为了某一个具体的人,如此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態度。
完全不是他的风格呀。
想到年底的党代会。
这是老人在用最后的时间,保护一位他看好的年轻人呀!
林崢的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他忽然想到了什么。
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