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6章 进步的节奏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苏清璇的粉拳再次落在了他的胸口上。

“刘清明,你坏死了。”

两人笑闹了一会儿,车里的气氛轻鬆又甜蜜。

刘清明抱著女友的娇躯,把头埋在她的发间。

“媳妇儿。”

“嗯?”

“如果我调到京城工作,你怎么想?”

苏清璇的身体僵了一下,猛地抬起头。

“啊?真的?”

“上级徵求我意见了。”刘清明说,“我想听听咱妈的意见,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苏清璇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担忧。

“可这样一来,你就要面对苏家了。你不是刚得罪了大伯吗?”

刘清明点了点头。

“是啊。苏家肯定不给房子住了,没准我们就得住地下室。我不想你跟我受苦。”

苏清璇却笑了。

“实在不行,让老苏出钱买套房子唄。新成集团在京城好像也有生意。”

刘清明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紧紧地抱著她。

“媳妇儿,我知道你不愿意上京。为了我,你连不愿意去的地方都肯跟我去。我一直以为你不够爱我,我错了。”

苏清璇静静地靠在他的怀里。

“你真要上京啊?”

“只能说有可能。”刘清明说,“我来开车吧。”

他换到驾驶位,发动了小红车,朝著省委大院的方向驶去。

……

省委组织部。

韦元魁坐在自己宽大的办公室里,手里拿著一份文件。

文件抬头写著《清江省2002年度优秀干部候选名单及事跡报告》。

报告中列举了全省01年到02年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名单。

做为在清江省组织工作战线多年的老兵,里面的名字,韦元魁大都耳熟能详。

这些优秀的干部,已经不只一次出现在各类推荐名单上。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在组织部的干部候选名单当中。

这意味著,一旦出现空缺,组织部会优先从这些名单里进行挑选和考察,按照职级分配合適的岗位。

这便是干部考察和储备制度。

在计算机人材资料库建立起来之前,这步工作需要人力筛选,还需要一定的记忆力。

很多时候,这个记忆力考的是领导的记忆力,而不是对於名单的记忆力。

韦元魁的记忆力就很好。

他能將这份名单与现实中的人一一对应,了解每一个人的过往而不需要去翻档案。

这份能力,让他能在上级领导的垂询当中,一口中的。

而最近两年,韦元魁牢牢地记住了一个名字。

刘清明。

千禧年的那场政治风暴,做为林崢书记为数不多的亲信部门,组织部压力巨大,但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卢系人马的大面积塌方,让清江省一下子空出来很多中高层岗位。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省管干部,也就是归省委组织部操心。

原组织部长上调省委专职副书记,韦元魁顺理成章地升任组织部长,並进入省委常委班子,迈出了仕途中关键性的一步。

当时就有传闻,这场政治风暴,促使林书记下决心的关键人物,就是这个当时只是个副科的刘清明。

那也是韦元魁第一次记住了这个名字。

可是出乎所有的人意料,在如此大好的局面下,从省里到地市空出了大量岗位,这位传说中的关键人物,居然被直接下放到了省里最穷的一个乡当乡长。

虽然级別提了一级,但任谁来看,都是贬謫的意味居多。

韦元魁当然不会这么肤浅。

他知道,这是一种保护。

他对清南市组织部交代了几句,使得清南市组织部部长陈东做出了亲自护送刘清明上任的举动。

这也算是韦元魁对这位年轻干部的一个小小的示好。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很准。

刘清明在那个特级贫困乡上一通折腾,不到两年的时间,可谓是捷报频传。

其通报不断地进入省委各个部门的视野,从宣传部到组织部,他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洗刷著这些领导们的大脑。

直到今天,以第12届“全国十杰”的巨大荣誉归来。

这个年轻人,已经完全达到了提拔的標准。

照理来说,一个副处级的干部,不需要韦元魁这位组织部一把手来亲自谈话。

但是他还是决定,亲自见一见本人。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他的秘书走了进来。

“部长,刘清明同志到了。”

韦元魁放下手里的文件,点了点头。

“让他进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