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 章 余令的大计划  哈哈哈,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如果铺开的话,是一门极好的生意。

这个土豆会越多,土豆越多,分的钱也就越多。

今年长安开始种红薯,这东西比土豆產量还高,玉米也铺开了。

玉米虽然不好吃,叶子大粮食少。

但最起码能吃。

观音土都吃过,这个自然能吃,无论怎么比,都比观音土要好的多。

“按照市场价会亏!”

“十斤土豆粉,二斤黄土,我们用这个跟草原部族换皮货,换马,换肉乾,如果还觉得亏,那就改成三斤黄土!”

所有人齐齐的望著余令,这位爷真是比阎王爷还狠!

这么吃,拉屎得用手往外拽吧!

“我觉得好,黄土吃不死人,晋中的土饃也有土,吃的多了除了拉屎困难点外,好像並无什么问题!”

见所有人望著自己,王辅臣摊了摊手:

“观音土我吃过,咱们这土豆粉搅拌均匀就行!”

茹让点了点头:

“可以先试试,赚钱不赚钱的先不管,研磨成粉储藏,比烂在地窖里面要强!”

“我觉得我们应该商量出一个流程来!”

余令的话只是开头,事情不是说说就能完成的,接下来大家开始商议,商议出一个可行的制度来。

怎么收,收多少。

怎么卖,卖价是多少。

找人干活,发多少工钱。

眾人离开衙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大家走出衙门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这一次衙门眾人没“减员”。

“事情很好,你为什么不开心?”

“大家都多少年没升官了,现在大家有劲是暂时的,可没有人愿意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一辈子!”

茹让看著余令:“你是说没盼头是吧!”

“嗯,像坐牢一样!”

茹让看了一眼余令,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如今余令內敛了,看不到锋芒了,给人感觉突然好说话了。

“等你当了知府再说吧!”

余令无奈的笑了笑,转头道:

“今年一定要组织考试,童子,秀才什么都搞起来,咱们不能被四川赶超啊!”

见余令又开起了玩笑,茹让突然觉得余令也没变。

至於那句玩笑话,茹让也颇为无奈,大明立国到现在二百多年,四川唯一一个状元就是杨慎了。

陕西这边也差不多。

不算这次的余令,大明立国以来陕西这边就出了两个状元。

弘治十五年的康海。

他的命苦,因要搭救刘梦阳和刘瑾有了关係。

可能是因为彼此是乡党,有可能仰慕康海的才学。

刘瑾倒台后康海遭受牵连,削职为民。

刘梦阳不但不救自己的救命恩人,反过头来倒打一耙,诬陷陷害。

第二个状元就是吕柟了。

至於隔壁的山西那就更惨了,大明立国到现在一个状元都没有。

进士倒是一个接著一个,就是没状元。

四川,陕西,山西,三个紧挨一起,那真是难兄难弟。

没有状元不是这三地的文化底蕴不够。

一是大明早就存在的南北考生问题,第二个原因就是政治原因了。

自秦汉以来这三地民风就彪悍,一旦局势有了变动……

嘿嘿,那真是嘿嘿了~~~

从衙门出来,余令决定去看看谭伯长。

短短的一年没见他的媳妇又怀上了,而且这几日就要生了。

他的这个速度让余令汗顏。

至於他们的“青楼”计划如今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青楼开始营业了,门口有说书人了,在二楼已经有人开始拉曲了。

生意还说的过去。

谭家院子里,两个人腿上搭著毯子,怀里揣著暖手炉,坐在阳光里。

中间的炉子上的茶壶偶尔翻起一个大泡。

“京城不如意吧!”

余令不解道:“你都知道?”

谭伯长笑了笑,得意道:

“別忘了我是在京城长大的,那时候虽然不懂那些弯弯绕绕,那也是年纪小的缘故,你成状元不入翰林,这就是不如意!”

“锦衣卫太让我伤心了!”

“锦衣卫先前的职责是侦查刺探情报,现在回想起来我那老爹其实都没有办过什么案子,都是在治安!”

谭伯长往嘴里扔了一颗干枣,继续道:

“考成法实行以后,锦衣卫的情报职能被文官集团的密奏制度替代。

原先让人害怕的暴力体系没了,你是被摆了一道吧!”

余令惊讶的望著谭伯长点了点头,这是当初天天挨打的人?

“別看我了,以前是年轻没去细想,我认为我比我爹强。

如今我有了孩子,当了爹,我才突然明白我这一辈子都不如他。”

余令点了点头,只有挑起担子才知道担子有多重。

“帮我一个忙吧!”

“说唄,咱们两家又不是什么外人,你爹和我爹是袍泽,我在长安落脚全仰仗你,你爹又待我如子侄。”

“把你做的事情制度化,我给你放权!”

谭伯长闻言猛地坐直了身子,毯子从身上滑了下去他都懒得去捡。

谭伯长望著余令,忍不住道:

“你要做什么?”

“田赋加派了,我说,我是想让长安周边十五县的百姓吃饱饭,我说我想让长安真的长安你信么?”

谭伯长望著余令,过了好久才深深地吸了口气。

“我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