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那清冷的月光如同一层薄纱,轻柔地洒落在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可这如水的月色,就像个软弱无力的安慰者,怎么也驱不散此刻笼罩在大院上空的悲痛阴霾。那悲痛啊,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密不透风地把整个大院紧紧地笼罩其中,让每个人都仿佛置身於一个沉重的牢笼。
我的心情如同被一块巨石压著,沉甸甸的。看著这被悲痛笼罩的大院,心中满是无奈和哀伤。我深知,在这样的时刻,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但大家又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一大爷易中海神色凝重得像一尊千年石像,迈著稳健得如同丈量土地的步伐,缓缓走到院子中央的空地上。他双手背在身后,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带著千钧的重量,“咚咚”作响,仿佛在向大地宣告著此刻的庄重。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沉稳且庄重地扫视了一圈围聚过来的人群。那目光,犹如长辈在审视调皮捣蛋的孩子,既有长辈的威严,又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然,仿佛在大声宣告:“接下来我说的每一个字,你们都给我好好听,谁敢不听,我可饶不了他!”
我在一旁看著易中海大爷,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敬佩。在这个悲痛的时刻,他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给大家带来了依靠和力量。我知道,他心里明白,此刻的团结和互助对於贾东旭一家来说是多么重要,所以他必须站出来,承担起这份责任。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得如同敲响的大钟,迴荡在整个大院:“各位邻居们,都麻溜儿地静一静,静一静啊!今儿个把大伙都召集过来,是有一件火烧眉毛、十万火急的要紧事儿,必须得跟大家好好嘮嘮。咱们做人,得讲个礼义,死者为大,贾东旭这孩子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咱不能不管,咋的,难不成咱大院还出得了见死不救的人?”
人群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轻微的窃窃私语声,如同春蚕在啃食桑叶,窸窸窣窣地响著。有人小声嘀咕著:“这贾东旭平时也还算热心,现在出了事,帮忙也是应该的,总不能让人戳咱大院的脊梁骨。”易中海大爷环顾四周,目光坚定得如同磐石,他的眼神在每个人脸上扫过,仿佛要將眾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不放过任何一个偷懒或者不情不愿的人。
我在心里暗暗点头,易中海大爷说得对,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家就应该团结起来,帮助贾东旭一家渡过难关。这是做人的基本道义,也是邻里之间应有的情谊。
接著,他微微扬起下巴,带著一股不容反驳的气势说道:“贾东旭这一走,家里一下子就没了顶樑柱。老的老、小的小,以后的日子可咋熬哟?这就好比一艘在大海里航行的船,突然没了舵手,只能在苦海里隨波逐流,迟早得翻!咱们都是住在一个大院的邻里乡亲,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会儿说什么都得伸把手。大家一起凑个份子,帮帮这不幸的一家人,帮他们渡过眼前这道坎儿。这不仅是帮他们,也是给咱们自己的心一个踏实。大家要是不掏钱,以后出门被车撞了,都没人扶!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易中海大爷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打著每个人的心。我知道,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让大家明白,帮助贾东旭一家不仅仅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在这个大院里,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心和帮助其他成员。
话音刚落,几位平日里最老实巴交的老人率先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脑袋点的,就像小鸡啄米一样,还时不时附和著:“是这个理儿,是这个理儿。”易中海见状,心中暗喜,赶紧趁热打铁,提高了音量,那声音大得感觉能把房顶掀翻:“咱们大院向来都是个团结互助的大家庭,就像一个温暖的蜂巢,每个家庭成员都紧紧相连、相互扶持。这贾东旭家的情况,大伙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跟那玻璃似的,透亮透亮的。他这一走,留下一大家子老小,往后日子实在是艰难得像在荆棘丛里走路,走一步扎一下,那叫一个疼啊!我提议,大家都积极响应我的號召,踊跃募捐。这不仅是在帮贾东旭家,也是在维护咱们大院的邻里情谊和优良传统。谁要是不出这份力,哼,以后就別怪乡亲们说他没良心,没情没义!到时候啊,逢年过节,他家门口都没人串门,他就是那大院里的孤家寡人!”说到“没良心”“没情没义”时,易中海还特意加重了语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威严和警告,活像一个严厉的教官在审视著犯错的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丝反对的神情,仿佛谁能反对,谁就是大院的罪人。
我看著易中海大爷那严肃的神情,心中不禁有些紧张。我知道,他这么说也是为了让大家都能重视起来,毕竟贾东旭一家现在的处境实在是太艰难了。
易中海大爷紧接著说道:“我第一个带头捐,我先捐十块!”说罢,他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出皱巴巴的十块钱,那钱皱得就像被揉烂的旧报纸,还带著一股淡淡的烟味,估计是从哪个角落里翻出来,又经歷了不少“磨难”。他双手递给负责登记募捐的閆富贵时,那动作极其缓慢,仿佛这钱有千斤重,每递出一分,都要深思熟虑。他把钱递过去的时候,手指紧紧地攥著,似乎生怕閆富贵会拒绝。同时,眼神紧紧盯著閆富贵,眼睛一眨不眨,就像老鹰盯著猎物,直到閆富贵伸手接过钱,他才微微点头,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仿佛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
我在一旁看著易中海大爷的举动,心中充满了敬佩。他不仅用言语號召大家,更是以身作则,第一个捐款,这种精神让人动容。
张大爷拄著拐棍,颤颤巍巍地往前走了一步。他微微眯著眼睛,声音虽然有些颤抖,却透著一股坚定,像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將军在下达最后的命令:“中海说得在理儿,东旭这孩子是个好孩子,平我捐五块!”说完,张大爷从兜里掏出五块钱,那动作慢悠悠的,就像在展示一件珍贵的宝物。颤颤巍巍地递给了閆富贵,还不忘叮嘱一句:“可別弄丟了啊。”
张大爷的举动让我心中一暖,他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但在关键时刻,依然毫不犹豫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让我更加坚信,在这个大院里,大家都是真心实意地关心著贾东旭一家。
这时,三大爷閆富贵的表情却显得有些不自然。他双手插兜,像个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又不会的学生,磨磨蹭蹭地从人群后面慢慢挪了出来,活像一只被赶上架的鸭子。他一边走,一边嘟嘟囔囔道:“我……我家里也不富裕啊,就这么一块钱,多了真拿不出来了。家里的日子也是紧巴巴的,就像拉紧的弓弦,再使劲儿就要断了。我要是把钱都给了,我家里人不得把我骂死啊!”说著,他极不情愿地从兜里掏出一块钱,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把钱放到袋子里(作为负责登记的人,他先代收钱款),眼神还时不时地瞟向別处,满脸的彆扭,那表情仿佛在说:“我可真是太委屈了,为啥是我来收这钱,还要掏钱啊!”
閆富贵的心情我能理解,毕竟他家里也不富裕,这一块钱对他来说可能也是来之不易。但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应该伸出援手,帮助贾东旭一家渡过难关。我在心里默默希望他能克服自己的困难,多为贾东旭家贡献一份力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