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他在和副厂长李国华单独匯报工作时“不小心“提到:“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重大突破,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合成工艺,代號z-9,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每次透露消息时,林建国都会观察听眾的反应,特別注意他们的眼神变化和后续行为。
很快,他就有了重要发现。
在与李国华谈话时,林建国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当他提到“z-9工艺“时,李国华的瞳孔微微收缩,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虽然李国华很快就恢復了正常表情,但这个细微的变化没有逃过林建国的观察。
“有意思。“林建国心中暗想,“李国华的反应確实有些异常。“
接下来的观察更加坚定了他的怀疑。
星期四的晚上,林建国故意在办公室加班到很晚,暗中观察厂区的情况。
果然,他看到李国华的办公室也亮著灯,而且一直到深夜才熄灭。
“这么晚了,他在办公室里做什么?“林建国觉得蹊蹺。
第二天,他又试探性地问李国华:“李副厂长,昨晚您也加班了?我看您办公室的灯很晚才灭。“
“是啊,处理一些文件。“李国华回答得很自然,但眼神却有些闪烁。
为了进一步確认怀疑,林建国决定加强对李国华的观察。
他开始仔细回忆李国华的各种表现和行为,逐渐发现了更多疑点。
首先,李国华虽然表面上支持机油项目,但在一些关键时刻总是表现得不够积极。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比如在工业部视察时,他虽然陪同参观,但明显缺乏热情,甚至还“无意中“提到了项目的一些技术难点。
其次,李国华对技术细节的了解程度异常深入。
作为分管行政工作的副厂长,他本来不需要了解如此详细的技术信息,但他却总是能准確地说出一些核心参数。
最重要的是,李国华的升迁之路確实受到了林建国的影响。
原本,李国华是厂长职位的热门候选人,但自从林建国异军突起后,他的机会就变得渺茫了。
“动机、能力、机会,他都具备。“林建国在心中分析著,“李国华的嫌疑最大。“
但是要想抓住李国华的把柄並不容易。
作为厂里的老人,李国华在工厂里根基深厚,人脉关係复杂,而且做事十分谨慎。
必须找到更確凿的证据才行。
就在林建国暗中调查李国华时,外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孙国强不仅在技术上与钢厂竞爭,还开始在政治上製造麻烦。
星期五上午,工业部突然来电话,语气严厉地询问钢厂的技术保密工作。
“李厂长,我们接到举报,说你们厂的保密工作存在严重问题。“工业部技术司的处长在电话中说道。
“举报?什么举报?“李建设大吃一惊。
“有人举报说,你们的技术资料管理混乱,隨意让无关人员接触机密信息。“处长说道,“还说你们的实验室安全措施不到位,给技术泄密留下了隱患。“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李建设愤怒地说道,“我们的保密工作一直很严格!“
“不管怎么说,我们必须派人来重新检查。“处长不容商量地说道,“如果发现问题,后果你们自己承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