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认为,“將殭尸人工智慧作为这个悖论的解决方案” 这一观点,在不同具体场景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但它同时具备 “合理性”、“令人不安的可信度”,以及 “十足的恐怖感”。”
“事实上,“在核心文明周围主动创建这类『殭尸人工智慧屏障』” 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所有场景中最可怕的 —— 正是因为它作为 “防御和长期稳定手段”,看起来是如此合理。”
“同样 “合理却可怕” 的,还有 “文明可能会因『人们更愿意与殭尸人工智慧共处,而非与传统亲友相伴』而逐渐瓦解” 的想法。”
“与那些 “散发恶臭的活死人殭尸” 不同,人形机器人或虚擬实境聊天机器人,往往会被视为 “更好、更安全的伴侣”。”
“你的文明会 “在自动运行中逐渐解体”,因为对大多数成员而言,文明已不再有任何有用的用途。”
“而这场 “殭尸末日” 的到来,並非源於意外或鲁莽,而是源於 “刻意的漠不关心”。”
“宇宙的空旷,对於文明是一件无比可怕的事情。”
“在无数遥远的恆星和古老的星系之间,这个悖论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寂静 —— 在本该充斥著外星文明对话声的地方,却一片沉寂。其他人都在哪里?还是说,只有我们(人类)独自存在?”
“理解这个悖论的关键在於,它源於这样一种假设:与地球相比,宇宙浩瀚且古老,很可能存在大量与地球相似、甚至比地球更古老的行星。既然地球孕育了生命,那么这些行星中也应有许多能孕育生命。”
“但这个悖论的核心並非 “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而是 “是否存在我们目前能够观测和探测到的生命”。”
“显然,这个 “可探测” 的標准是动態变化的 —— 因为我们探测生命(或智慧生命)信號、跡象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所以说,就像前面我们讲的那样。当我们提到 “智慧生命” 时,主要指的是 “技术文明生命”—— 即那些能够留下我们可探测的技术痕跡的文明,比如无线电信號或戴森球群这类巨型结构,而非智慧海豚,甚至是处於铁器时代的外星文明。”
“这个悖论,这个名称其实有些问题,它的名字没有那么恰当。”
“首先,没有人真的认为它是一个 “真正的悖论”,人们只是注意到,对许多人来说,一个如此浩瀚且古老的宇宙,按理说现在应该早已遍布古老文明,而我们也理应能探测到它们 —— 这种 “理应存在却未被发现” 的状况看似矛盾。”
“其次,將其与恩里科?这个(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氢弹的共同发明者)联繫在一起,也有些牵强。”
“这个本人並不认为这是一个悖论,目前已知的资料中,他仅在一个场合简要提及过这个话题 —— 他只是认为,文明往往无法存续太久,很可能在自我毁灭(比如通过战爭)前就走向终结,而且星际殖民或许並不现实。”
“考虑到他参与过氢弹的研发,且在人类登月之前就已去世,他对人类的生存概率和银河系扩张前景持些许悲观態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也是科学界的普遍观点,儘管也有不少著名学者持不同意见。”
“不过,在人类登月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我们对太空探索的前景相当乐观,而且北约与华约之间爆发核战爭、让文明毁於核爆的可能性似乎也在逐渐降低。”
“於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 在 “星际旅行可能实现”“技术未必是定时炸弹” 的背景下,各种猜测应运而生。”
“生物学家哈特提出,生物学和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生命会试图扩张、繁衍,並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寻找新的生存空间,最终占据银河系的每一个角落 —— 如此一来,它们的存在应该是我们无法忽视的。”
“因此,任何对这个悖论的解释,要么需要说明 “它们为何无法实现这种扩张”,要么需要说明 “它们有能力扩张,却选择不这样做”。”
“哈特的討论还从 “事实 a” 展开 —— 目前我们没有確凿证据证明外星文明存在,当然,这一点存在诸多爭议。”
“这个悖论的诸多解决方案中,有一类试图证明外星文明 “无法扩张” 或 “不愿扩张”。”
“另一大类则认为,外星文明 “能够且愿意扩张”,但生命(至少是具备技术能力的智慧生命)极为稀有,或是出现时间太晚,导致目前的宇宙基本处於 “空荡” 状態,但这种空荡不会持续太久。”
“这个悖论的另一大主流观点阵营认为,“不存在悖论”,因为外星文明已经抵达地球,且相关证据確凿。”
“总体而言,我们的这个悖论这一系列大討论始终基於一个假设:目前我们没有关於外星文明存在的確凿证据(即前文提到的 “事实 a”。”
“我对於这个悖论更倾向於,怀疑。”
“我想强调的是,我之所以倾向於怀疑,並非因为我认为外星文明不会造访地球,而是因为我无法相信 —— 如果它们真的有能力抵达地球,却会刻意隱藏行踪,不与我们接触。”
“所以,为了满足各位的好奇心,今天我们也会探討一些解决方案,解释为何即便外星文明已在地球,且留下了痕跡,我们仍可能无法发现它们。”
“第三大主流观点阵营认为,“我们无法发现证据”。”
“这类观点包括:我们无法意识到地球上的某座山其实是智慧生命的造物;外星文明上一次造访地球是在一百万年前,相关痕跡已被掩埋。”
“来自平行宇宙的外星访客是隱形的;它们的信號经过高度加密和压缩,或是信號形式与人类认知截然不同,以至於在我们看来,这些信號只是白噪音或自然现象,等等。”
“综上,关於 “我们为何看不到外星文明”,主要有三大阵营的解释:”
“1:它们极为稀有;”
“2:它们难以被观测或探测到;”
“3:我们不愿或无法发现它们。”
“此外,还有一些解决方案存在交叉,或不属於上述任何阵营。”
“在之前的讲述中,我们曾按阵营对这些解决方案进行分类,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那么,我向各位提出一个辩证的新假说,它的名字,叫做蛰眠假说。”
“这个理论的灵感是从近年来的观测数据里诞生的,属於 “外星文明大多处於休眠或蛰伏状態” 这一广义类別,在我的假说里,外星文明休眠的目的是为了存活到一个能更高效利用资源的时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