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这值不少钱吧?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5章 这.值不少钱吧?

暖阁中,鎏金香炉散发出阵阵青烟。

杨四知在香炉下手,却闻不到一点檀香,甚至还嗅到一股肃杀之味。

他环顾四周,为自己说话之人。

可环视大殿,哪个大臣不是眼观鼻鼻观心?

有些人对皇帝的反应略有讶异,可也很快收敛了表情。

都是会察言观色的主儿。

自己这是成了弃子?

杨四知心中感到一丝悲凉,根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他想过有人会跳脚,并且早做好了预案。

可不应该是张居正或是其党羽么?

怎么会是万历皇帝啊!

他二人不是.

没时间思考那么多,扑通一下,杨四知就跪下了。

“陛陛下臣.”

他似乎还想为自己辩解。

“朕没有你这样的臣子!”万历皇帝怒然说道。“尔等渎圣贤书,学得尽是市井长舌妇的本事?”

杨四知有点懵,伏地说道。

“臣臣.惶恐”

他在心中呐喊。

陛下,我们不是一伙的吗?您何故叛变啊?

若是张居正出面,他杨四知定然是要据理力争,引经据典。

可皇帝发怒,他便给干懵了。

伴随着杨四知的伏地,适才说话的言官御史也纷纷伏地。

“臣惶恐。”

暖阁里,只剩下万历皇帝的声音,他似乎极为生气,手指都快戳到杨四知的鼻尖。

“你可还记得都察院《宪纲》第三条。”

“臣臣.”杨四知蠕动嘴唇,肩膀都塌了。“臣知道,都察院《宪纲》第三条为,风闻奏事不得挟私诬告!”

“知道便好。”万历皇帝冷笑。“从前,太祖高皇帝在《大诰》中写到,御史风闻言事,若挟私诬告,凌迟处死,全家充军!你觉如何?”

杨四知懵了,怎么连《大诰》都拉出来了?

凌迟处死之类的话语,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令他差点晕了过去。

暖阁内的诸公也懵了,《大诰》自朱元璋后,基本上都没有被真正施行过,无他,实在是里头的刑罚实在是太重了。

至少对官员们来说是这样。

如今陛下拿出《大诰》来意欲何为?是否是朝堂上另外一种风向?

就当朝堂诸公摸不透皇帝意思,便也不敢发言,纷纷静默之时,一个人站了出来。

“臣请陛下息怒。”

张居正出列,看也不看杨四知,对皇帝拱手说道。

“御史杨四知虽言辞失当,但太祖高皇帝设都察院本为广开言路,御史风闻奏事,不明是非为奸人所扰,这本是常有的事情,还请陛下示以宽容。”

“哼!”

万历皇帝甩了甩袖子,似乎余怒未消。

有人带头,朝堂诸公如申时行、张四维、杨巍等人,也纷纷出列谏言说道。

“还请陛下示以宽容。”

见大臣们都这么说了,张居正本人都没说什么,万历皇帝自然也没法再怪责什么,他摆了摆手,似有些不耐烦。

怒气化作疲惫。

“杨四知罚俸三年,其余人等罚俸一年,若有再犯罪加一等。”

万历皇帝的话,犹如撤掉了杨四知等人脖子上的闸刀。

杨四知此刻已然痛哭流涕,趴在地上连连谢恩。

“谢陛下~谢陛下~”

他今日来上朝之前,可完全想不到,会落得如此下场。

万历皇帝不愿说话,转头便走了。

“皇上回宫,众臣按序退朝~”

随着冯保尖细的声音发出。

冯保的动作很隐蔽,他与张居正对视一眼,便匆匆跟着皇帝离开了。

出了暖阁,朝堂诸公面色各异,可显然都有一种摸不清皇帝意欲何为之感。

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张居正,看着那一席红袍离去,心中不免泛出嘀咕。

出了暖阁,与其他朝臣需要步行出宫不同,张居正在万历初年便被授予了乘坐暖舆出入皇宫的特权。

满朝公卿,这个待遇几乎是独一份的。

可见从前皇帝对张居正的尊敬与信任。

暖舆遮蔽外头寒冷的风雪,里头甚至还放置有炭火盆,比起其他大臣,可以说是舒适至极。

“慢些。”

忽的,张居正对外头抬行暖舆的小太监们吩咐道,平日里在宫中目空一切的太监们,也不敢有任何造次,温顺地答道。

“是~”

过了一会儿,有一名小太监靠近了暖舆。

“元辅。”小太监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声。

张居正:“嗯。”

小太监似乎习惯了,压低声音:“元辅落下了这个,冯公公托我给您送回来。”

说话间,一张纸条便塞了进来。

张居正眯了眯眼睛,接过纸条展开一看。

上头赫然写着三个字“张允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