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打底铺上黄锦的床榻,被万历皇帝压出一个大大的弧度。
万历皇帝半睁开眼睛:“皇后,朕今日批了一百二十本奏章,全是些'清丈田亩''一条鞭法'的琐事,乏得很。”
王皇后本就是个温柔端庄的性子,轻轻坐在皇帝身边,为他揉起了肩膀。
“陛下日理万机,乃是万民之福。”
可话没说完,万历突然上来一把抓住了皇后皓白手腕。
“皇后~”
王皇后慌了一下,耳根子顿时红了,低头说道:“陛下,这还未到日落”
“欸~你想到哪里去了。”万历皇帝目光炯炯,压低声音说道。“朕放在你这里的《大唐狄公案》可还在?朕眼睛酸,快为朕念一念。”
虚惊一场,王皇后恢复了端庄,这才劝谏说道。
“陛下是九五之尊,岂可效那市井闲人,耽于话本?”
她取过案头的《贞观政要》,轻轻翻开说道。
“要不然,臣妾为陛下念一念这《贞观政要》”
万历有些不耐烦:“又是那李二,那《帝鉴图说》,朕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听到万历皇帝口称“李二”,王皇后皱皱眉头。
陛下这些天,是哪里学来这粗鄙之语?
可她眼里还是流露着怜惜:“陛下勤政爱民,天下皆知。”
万历皇帝知道有了苗头,当即起身抱住王皇后说道:“你知道如何做?”
王皇后点点头:“必然不会让元辅和朝中大臣们知道,陛下放心,坤宁宫很安全。”
万历皇帝这才点点头,不仅仅是张居正和大臣们,他还要防着大伴冯保和生母李太后,想要“荒唐”一下,着实是有些困难的。
“来来来。”万历皇帝招了招手。“你与朕共倚在榻上,咱们共同看看这大唐狄公,到底如何为百姓主持公道,这与《贞观政要》也没啥差别嘛~”
王皇后拗不过皇帝,只能从妆奁底层取出一册蓝布包裹的书卷,张开朱唇,为皇帝专心致志地念了起来。
万历皇帝闭上了眼睛,一手搂着香气扑鼻的皇后,一边听着故事跌宕起伏的话本,这般快乐简直神仙也不换。
听到《凤印案》之时,万历皇帝不免感慨说道。
“张士元(允修)天才一般的人物,如何能够结合史料,写出这等跌宕起伏的有趣话本,朕恨不得给这小子抓起来,成天什么也不干,便给我写这话本的后续。”
王皇后捂嘴轻笑:“陛下可不敢如此,届时元辅和朝中大臣可是要拼死劝谏陛下了。”
万历皇帝轻叹一声,手不老实的在皇后肩膀游走向下。
“这元辅啥都好,于朝政于学识都是一等一的好,可就是太过于正经了,不懂得变通,不如他这幼子,乃是个顶顶通达的人物。”
王皇后脸蛋羞到脖颈,可还是察觉到皇帝话语中的朝政争端,她本能不愿去碰,只是说道。
“陛下儿时与张士元一齐读书,自有同窗之情。”
万历皇帝则是摇摇头:“不仅仅是同窗之情,张士元是个大智若愚的人,若是元辅能像他一样就好了。”
王皇后捂嘴笑道:“哪有父亲像儿子的道理。”
“你不明白。”万历皇帝叹了一口气,似有什么难言之隐。
王皇后默然,倒也不继续问。
继续念着《大唐狄公案》,当念到话本中,以长孙卿为首的关陇门阀势力为反对武后,竟然想借用“天火”伪造天意,企图彻底打压新政。
王皇后不免感慨。
“长孙卿这些人可太过大胆了,自古天地君亲师,他们竟然想要打压女帝”
万历皇帝也是咬牙切齿:“都是乱臣贼子,新政为国为民,仅仅是触及到他们的一些利益,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这些人还不愿放开自己嘴边的一口肉,竟然敢为此对抗女帝,关陇门阀势力个个当诛!”
可说着说着,万历皇帝突然意识到不对劲了,他眯了眯眼睛,似乎开始思量更加深层次的问题。
“是啊。”王皇后也感慨说道。“比起朝堂上的纷争,这些能够影响到朝政的门阀势力,才是国家最大的蛀虫。”
但说到一半,王皇后注意到皇帝皱眉沉默不语的样子。
她忽的明白,这似乎有映射当今朝政之嫌?
当即住口,没有继续说下去。
随后翻了几页,她“呀”地一声,指着上头的图画,笑着说道。
“陛下你看这,最后这狄丞相揭开长孙卿等人阴谋,还有个全相(剧情图),倒是画得栩栩如生。”
万历皇帝撇了一眼图画,顿时笑出声来。
原来,在剧情高潮之处,张允修竟然在旁边空中一页,画了一幅故事场景图。
这在话本里面倒是不稀奇,只不过张允修画出来的人物,身形小巧玲珑,比例夸张,头大如斗,身短似孩童。
很奇特,却有股子灵动之感。
“这张士元实在是有趣。”万历皇帝笑得连连摇头。“朕若是能够像他这般乐天就好了。”
王皇后则是说道:“臣妾倒是不觉得,陛下身负社稷,而张士元乃是家中幼子,也不用背负家中老小,自然是可乐天的。”
她想了想又说道:“还有着全相画,虽是有趣,可比之陛下的笔锋来,还是差了许多。”
万历皇帝是很喜欢书法和绘画的,只不过在去岁,被张居正为首的群臣给劝谏,这才少练习。
万历皇帝也撇撇嘴说道:“这倒也是,张士元有股子灵性,可朕也不是不能做到,若是朕来画这个全相,必然比他要画得好!”
“要不陛下来试试?”
“可!”万历皇帝眼睛放出异样的神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