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有“计策”的可能,可若张居正真一手遮天,断然犯不着在王锡爵一个翰林学士面前下跪。
而正是夺情事件之后,恩府张居正变得愈加急迫,为了达成新政任人唯亲。
正当申时行思绪万千,还想要劝慰张居正急流勇退,外头传来了脚步声。
一名小太监在外头恭恭敬敬的说道。
“阁老们,廷议开始了。”
皇极殿。
初名奉天殿,自嘉靖三十六年的大火后,改皇极殿。
今日廷议按时举行。
可在六部公卿,内阁诸公都站定位置之后,廷议一开始,便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今西南叛乱频发,臣请裁撤土司,改设流官,此乃根治西南边患之良策略。”
“王尚书说得轻巧,改土归流自永乐年间便已施行,废除思南、思州宣慰司,改设思州、思南、镇远等八个流官府,而今已经推行百年之久,可有彻底解决土司之问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是派遣军队剿灭即可”
户部尚书张学颜顿时不满:“各位大人莫要言军事,蕞尔西南土司之事,能比得上西北?
朝廷连年亏空,西北军事乃是大头,若引发西南土司纷纷叛乱,敢问诸公谁来出平叛的钱粮!”
张学颜脸上愁的像是苦瓜,明朝的户部尚书难做啊!成天想着都是怎么省钱,怎么跟不知油米贵的大人们扯皮。
礼部尚书徐学谟也有话要说:“如今全国推行新政,有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臣以为要派遣能吏去地方坐镇,处理西南土司事宜.”
堂官们吵得不可开交,可内阁几位阁老,却是一言不发。
眼看着朝堂就要吵成菜市场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当即用尖细地声音提醒道。
“肃静!”
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
众人将目光都投向了最上手位置的万历皇帝。
小皇帝一脸严肃,可神情却有些呆滞,似乎神游物外去了。
冯保赶忙上前提醒:“陛下。”
万历皇帝这才清醒过来,打了一个激灵。
“啊西南土司叛乱之事啊.真真是挺棘手的.诸卿说得都不错.还请元辅来说说吧”
万历皇帝几乎是不假思索,显然同样的话,他说过无数遍了。
张居正立在御阶左侧,眯了眯眼睛打量小皇帝,似有些失望。
终究他还是出列躬身说道。
“回陛下,臣以为贸然采取改土归流,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会引来土司更大的叛乱.改土归流乃长久之策,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西南土司之祸患,更需要拟出一个具体章程来”
实际上张居正也是在打太极,这西南土司问题,几百年都没有解决,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解决了?
况且,如今迫在眉睫的乃是“一条鞭”法的推行,西南边事明显可以往后推一推。
总结下来,那就是先拖着,派遣地方官员剿灭,怎么根治西南土司,便要从长计议。
万历皇帝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下意识地便回答。
“那便依元辅所言。”
结束了关于朝政的事情,关注点显然又回到了张居正身上。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魏允贞率先出列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弹劾首辅张居正教子无方,致其子张允修肆意妄为。
臣近闻,那张允修竟强行逼迫商贾与其合办报刊,借此大肆敛财。
此报刊所载内容,多有逾越规矩之处,言辞低俗、不堪入目,实乃惑乱人心,扰乱朝纲与民间风化。
望陛下明察,予以惩处,以正朝纲!”
“你也要弹劾元辅?”
万历皇帝眯了眯眼睛,那表情不知道是动怒,还是什么。
注1:谷应泰《明纪事本未》有艺术加工
注2:张廷玉·《明史》:居正夺情之后,益偏恣。其所黜陟,多由爱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