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幼弟的感受,当即安慰说道。
“你年纪尚小,从前我听闻此类消息,也觉得触目惊心,可久了便习惯了,这个世道死的人还少么?
不单单是瘟疫,你去边镇上看看,受到鞑子劫掠而被屠的村子还少么?沿海诸地村庄受倭寇侵扰,动辄也是一个村子之人被屠戮殆尽。
咱们帮不了他们,也帮不起他们,过好自己比起什么都好。
朝堂之事事,让爹爹这种人来烦便好了。”
四哥张简修说得很对,可正是因为太对了,才让张允修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越发沉默。
生怕幼弟魔怔了,张简修继续安慰说道:“你读书比我厉害,引经据典在爹爹面前尚且能够不怯,应该知道史书上皆是如此,平头草民不过是匆匆过客,连名字都不曾留下,此事古今便是如此。”
张简修再次强调了一下这句话。
可似乎是触动了灵魂中某一条弦一般,张允修幽幽然抬头看向四哥问道。
“古今如此,这便是对的吗?”
“这”
四哥张简修一时间有些语塞,转而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说不过你,不过道理是那个道理,你找朝堂诸公找老头子来,他们也会这样说。
天下的流民和可怜人太多了,咱们救不过来的。”
张允修一阵沉默,拉开车帘,看向一眼望不到头的送葬队伍,以及萦绕在耳边地哭声,嘴里喃喃说道。
“四哥你放心吧,咱们自家事情都没处理好,我尚且没有心思去管天下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四哥张简修看了幼弟一眼,也不知道幼弟这话,是否违心。
马车停在午门之外,张允修二人终究没有张居正的待遇,只能够由宦官带路步行进入皇宫之中。
一路上有些沉闷,四哥张简修不免转移话题,笑着说道。
“士元啊,哥哥我的身家性命可系在你身上了,你可务必要好好经营那个什么药铺。”
适才马车上,好说歹说,四哥张简修给银票裹上了好几层干净的布,张允修才总算是收下了这几张银票。
钱不多,三千两左右,不过已然是他全部的财产。
比起上次,这次真的算是孑然一身了。
只能说,金钱会让人变得盲目,张允修创办报纸的光环实在是太大了,由不得张简修不心动。
张允修心情稍微有些沉闷,不过他并非多愁善感之人,比起在一件事情上内耗,他更加喜欢用行动去解决。
听四哥如此在乎此事,张允修也不免生出些恶趣味。
他笑着说道:“我的能力,老哥你还不知晓?保准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那我便放心了。”张简修拍了拍幼弟的肩膀,不由得有些感慨。“咱们家中都是一群书呆子,而今便只有你机灵一些,我看大哥寡断,二哥无谋,三哥少智,张府中的英雄唯你我二人尔!”
张允修打了一个激灵,想到上回自己在张居正面前编排老哥的话,不知道有没有传到几位哥哥的耳中?
有些心虚,可他还是说道:“四哥你少看些《三国演义》吧。”
到了万历朝,《三国演义》这本书早已经成型了,像是张简修这类武夫,比起什么才子佳人话本,显然更加喜爱水浒、三国。
张简修看了一眼前头领路的宦官,压低声音说道:“说认真的,咱们家今后真要靠你了,士元你可千万与陛下攀上交情.”
张允修点点头,也压低声音说道:“四哥你且放心,我必然会好好忽悠陛下”
注1:“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这段话出自《明史五行志》
注2:《中国灾荒史》邓拓
注3:《明史·五行志》、《隆平县志》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