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朕赚了这么多银子?!
这可是冬日。
徐阶他一个八旬老头,竟然要在冬日里,跋山涉水进京城?
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朱尧媖回到屋子里,脱下了身上的羊毛大氅,再将白如青葱般的手靠近了火炉子。
她这才朝着身边的小宫女说道。
“这徐阁老不知如何想得,天寒地冻如何进京?却还是说,他在期货市场里头,将脑袋亏得坏掉了?”
“好多人皆是议论纷纷呢~如今京师上下都在说这事儿~动静可大了~”
刘婉儿也将小手靠近火炉子,散发出一阵阵白烟,她展颜一笑,露出两个酒窝。
“不过这非是要紧,最为要紧的乃是张掌卫事此番可谓是大获全胜,咱们不用担心医馆经营不下去了~”
先前刘婉儿最为担心的,便是这仁民医馆受到影响开不下去,从前她确实对于来医馆很是抵触,可久而久之,她也在医馆体会到,拯救生命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提到此事,朱尧媖脸上也露出一个笑容说道:“他自然是厉害的。”
刘婉儿看着公主殿下那快要滴出水的脸庞,以及低眉温婉的样子,不由得张大了嘴巴,指着她说道。
“殿下!你着相了!”
朱尧媖羞红到了脖颈处,抬手便要打,一边追打一边说道。
“不知从何处学个词语便来乱用,如何能是着相?如何能是着相?”
刘婉儿一边咯咯地笑,一边在屋子里头四处乱跑。
“不与你说了。”
追得累了,朱尧媖瞥过头去,重新坐回到火炉子面前,紧接着她的目光便落在那院落里头的雪人身上。
院落里头,那用胡萝卜代替鼻子的雪人,身上披着像是飞鱼服的质孙服,腰间挎着一把绣春刀,在漫天飞雪之中,威风凛凛。
南京巡抚衙门。
殷正茂这几日忙得不可开交,又是与锦衣卫合作,派遣差役前去查封各个囤货居奇的商贾,又是加强城防巡逻,避免有人恶意生事,再是要调配官仓、义仓里头的粮食,发放给过不了冬的饥民流民。
甚至偶尔,还要应付一下,慕名前来请求帮助的商贾,可谓是不厌其烦。
然而,就算是如此,殷正茂却也还是甘之如饴,脸上时刻带着笑容。
今日议事,他十分闲适地说道。
“祸难生于邪心,邪心诱于可欲。这些人想吃人血馒头,却不料反倒是引来报应,世间之事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彼时得意,却终究是要还的。”
殷正茂端起一杯茶抿了一口,连连摇头说道。
“徐阁老精明了一辈子,自嘉靖到如今,却也是三朝元老,竟看不清形势,如今还想着进京说情,实在是可笑至极!”
这将近半年的交锋之中,殷正茂早便知道,这江南幕后之人就是他徐阶,可以说将此人恨到了牙痒痒。
若没徐阶从中斡旋,这江南诸事能陷入这番你死我活?
张简修手里把玩着一把武士短刀,往桌上一扔说道。
“我早有断言,这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幼弟天下无敌~”
他背地里成天便骂两句张允修,可在外头却是大吹特吹。
“不过.”
随后张简修又眯起眼睛,看向堂上二位地方大员。
“那应天府尹孙丕扬,险些闹出大乱子来,二位今后要小心行事才是。”
孙丕扬的突然反水,可以说打殷正茂等人一个措手不及,毕竟此人在推行新政之时,乃是一个极其能够任事之人,不想扭头却效仿海瑞,上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贾道疏》,震动天下。
好在,这江南物价一事,自一开始士族们便走错了,孙丕扬此举反倒是加剧了崩溃的进程。
殷正茂有些惭愧地说道:“此事乃是老夫治下不严,谁能想到那刚正不阿的孙丕扬,竟也会干出这种事端”
说到这里,他下意识瞥了一眼身边的海瑞。
这位海刚锋似乎开了个坏头啊~
海瑞沉默不语,堂下执掌江南织造局的赵睿,不免露出憨厚的笑容来。
“诸位大人,此番货物价目下跌,于咱们织造局倒是没什么影响的,一来咱们价目本就定得低,讲究的乃是薄利多销,二来如今出海贸易不受阻隔,佛郎机人、倭人、南洋皆是货物的好去处,想来年底的计簿总账会很好看。”
几个月下来,原本身材臃肿的赵睿都看起来消瘦了不少,不过到了今天,他脸上也挂起了笑容,神情也不再紧绷了。
江南织造局的压力减轻了,因为货物价格的疯狂下跌,士绅商贾们都忙得焦头烂额,更没有什么精力去攻讦织造局开海一事。
赵睿带着张允修托付的重担,这下子可算是减轻了不少。
几人畅所欲言,便连徽商王世顺也笑着说起,各类货物价格下跌,连带着江南地价、田价也随之下跌,西山钱庄正好趁此机会,在江南收购一番。
手里握着海量白银就是稳如泰山。
可讨论如此热烈,却有一人迟迟隐忍不发。
殷正茂疑惑地看向海瑞说道:“海宪台可是有何顾虑?”
他看得出来,海瑞眉头紧紧皱起,却不像是开心的样子。
可在此之前,恰恰相反的是,海瑞乃是最为支持江南织造局和张士元之人,甚至张简修这个亲兄弟动摇之时,海瑞也依旧选择相信。
今日到了大获全胜论功行赏之时,为何却面露寒霜?
海瑞顿了顿,这才看向张简修说道。
“张佥事可有得到密旨?”
张简修愣了一下说道:“倒也没什么大事,京城来了消息,想来乃是这我幼弟的意思,说是这货物价格可以跌,让江南士族们跌到底裤都不剩,不过却也不能跌得太狠了,让百姓们失去了生计,咱们要尽量维持着一个平衡.”
他摇摇头说道:“士元这小子不知江南行事之难,如何能跌又不跌得太狠?这其中度量如何把握,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
海瑞却是缓缓开口说道:“粮食不能贱太久,否则定然会惹出事端。
士族大家为一己私欲,将货物价格抬高,无疑是祸国殃民之举,不知有多少人忍饥挨饿。
可如今货物价格越发低,粮食等价目也都贱了,却也非是什么好事。”
越是在地方任事,海瑞越是觉得,为官像是个为十几个孩子分配食物的大家长。
这边多照顾一些,那边就要受一些委屈。
穷苦百姓或许获益了,可天底下却也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农富农。
他们非是士绅、地主,经此一役,不知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
这便是海瑞忧虑的地方。
贫苦百姓得了生计确实没错,可物价的崩盘,却又会制造源源不断的贫苦百姓。
从前海瑞不明白,可如今看了西山之行事,又看了些经济学之理,方才有些明悟。
此中种种,实在是难以抉择。
赵睿作为一名商贾,瞬间便明白了海瑞的意思,他提议着说道。
“咱们多收购些粮食物资,充做朝廷来年的赈灾物资,一方面能平抑物价,一方面也能让朝廷多些底气。”
他露出憨厚的笑。
“好消息是,咱们如今手头上银子充裕,这丝绸布匹也不少,市面上粮食也便宜许多,想要平抑物价不是什么难事。
海宪台觉得如何?”
海瑞想了想说道:“此能治标却不能治本。”
平抑物价,自古便是朝廷经常使用的路数,也却是最为实用的。
可海瑞看得显然要更多一些。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实在是不够爽利~”
殷正茂越听越是觉得烦躁,跟这么一位执拗之人共事,实在是有些令人发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