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章 朝堂爭锋!动用全部人脉,刘树义的全力以赴!  大唐:刑部之主,不科学破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第108章 朝堂爭锋!动用全部人脉,刘树义的全力以赴!

温暖的阳光穿过窗户,落在刘树义脸上,將刘树义从睡梦中唤醒。

迷迷糊糊睁开眼,看著刑部衙门房间那独特的“俭朴”风格,刘树义愣神了片刻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处何地。

昨晚见过李世民后,时辰已然不早,他不想吵醒婉儿和常伯,便没有回刘宅,直接来了刑部。

从两天前接到石碑案开始,他不是在查案,就是在奔波,两天多的时间,他满打满算也就眯了半个时辰,著实是疲惫的厉害,所以到了刑部后,来到他往日休息的房间,一挨枕头眼晴一闭,就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的是昏天黑地,不知时间流逝,

此时醒来,外面的天色已然大亮,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

伸了个懒腰,刘树义穿上衣服,来到桌子前。

拿起桌子上的水壶,倒了一杯水,便仰起头,一口將杯中水饮尽。

冰冷的水顺著喉咙进入胃部,顿时让他打了个激灵,彻底精神起来。

回想昨晚的事,也不知道李世民最终是否会採纳自己的建议。

不过无论採纳与否,李世民那一关,自己都算过了。

接下来的事,就是杜如晦他们需要头疼的了,自己这个刑部员外郎的任务,算是完美完成。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李世民最后的话。

李世民说,自己晋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这是暗示自己,要为自己晋升?

还是说,只是一个大饼?

“不行!”

“我得找杜如晦,確认一下李世民这话是什么意思,確定我是不是真的有晋升的机会。”

“如果有—...”

刘树义眸光闪烁,如果真的有这个机会,说什么他都要抓住!

隨著经手案子的增加,他得罪的人越来越多,对自己仇视的势力也越来越多。

裴寂、妙音儿背后之主、柳元明背后势力不必多说,自己又破坏过突谍探与梁师都谍探的阴谋,这可是两个与大唐有仇,绝不会按照大唐规矩办事,若想报復自己,绝对会肆无忌惮出手的势力,再加上自己刚刚又坏了张绪势力的阴谋真是不敢细数。

他现在的身份,面对这些恐怖的敌人,已经有些不够看了。

只有晋升,掌握更大的权柄,有更大的话语权,出入可以带更多的护卫,他才有更大的能力抵达这些可能出现的明枪暗箭。

而且妙音儿对他说过的话,他也十分在意。

妙音儿当初被他抓住时,对他说,让他儘快升到五品以上,否则浪潮到来时,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他不知道妙音儿所说的浪潮是什么意思,但心底確实受妙音儿影响,有一种对五品的急迫感。

现在,五品的机会,终於摆在自己面前了。

若能晋升五品,也许就能通过妙音儿接下来的反应,弄清楚妙音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弄清楚妙音儿的意图。

故此,诸多原因下,他对五品都是志在必得!

嘎吱一刘树义不是一个墨跡之人,心里有了决定,便直接打开门,向外走去。

到了院子里,抬起头看了一眼太阳。

只见太阳刚过头顶,略微处於西南方向,刘树义估摸了一下,现在应该刚过午时,未时左右,

这个时间点,也不知杜如晦是否在刑部。

走出休息的院子,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捧著卷宗,快步前行的吏员,刘树义拦住了他,道:“

杜公在刑部吗?”

这个吏员见到是刘树义,不敢有任何耽搁,连忙道:“回员外郎,杜僕射半个时辰前来的刑部,应该並未离开。”

刘树义微微点头:“多谢。”

杜如晦身兼尚书僕射与刑部尚书之职,经常是一天坐镇尚书省,一天坐镇刑部,很少一天之內来回奔波。

所以杜如晦过了午时才来·恐怕是被李世民叫到了宫里。

“这是商量了足足一上午?不过杜如晦已经回来了,最终的解决之法,应该已经確定了。”

“就是不知他们是否採纳了我的建议—”

刘树义一边想著,一边快步来到了杜如晦办公房。

咚咚咚。

敲响房门。

刘树义道:“杜公,是下官。”

房內很快传来声音:“进来吧。”

刘树义推门而入。

便见杜如嗨正坐在书案后用膳,桌子上摆放著一个食盒,食盒共有四层,三层是菜,一层是饭。

刘树义有些异,李世民把杜如晦按在宫里议了一上午的事,也没说管个饭?还得杜如嗨自己买饭?

这食盒上面写著“徐记酒楼”的字样,明显是杜如嗨刚刚命人从酒楼买来的。

“杜公。”刘树义向杜如晦行礼。

杜如晦笑著说道:“刚醒?我到刑部时,问了你的消息,他们说你还没起来。”

刘树义汗顏:“下官不小心睡过头了。”

杜如嗨笑著摇头:“你有多辛苦,本官很清楚,而且今天上午在宫里,陛下还专门说了你的事,你就算今天睡一整天,都天经地义。”

“陛下说了我的事?”刘树义看向杜如嗨。

杜如晦点著头,看向刘树义的眼神充满欣慰与满意。

他说道:“陛下对你的表现十分满意,不止一次向本官夸讚你,说本官眼光好,没看错人。”

刘树义嘿嘿一笑,道:“陛下谬讚,不过杜公眼光確实不错。”

杜如晦没想到刘树义竟会顺杆爬,与自己开起玩笑来,不过这也代表刘树义与自己越来越亲近他笑了笑,道:“看你这样子,也还没用膳吧?来,一起吃。”

说著,他从书案下,竟又拿出了一个食盒。

同样是上下四层,同样的三菜一饭。

刘树义有些论异:“杜公,你这是?”

杜如晦道:“不用看我,我忙的连自己的饭,都差点忘了吃,可顾不上你。”

“那是?”

“是英儿”

“杜姑娘?”刘树义眼眸一亮。

杜如晦道:“我刚到刑部时,英儿正好有事来找我,听说我没用午膳,你也还没起,便亲自去徐记酒楼订了两份饭菜,让他们送过来,一份是给我的,另一份便是给你留的。”

杜英竟然这般关心自己·

一想到对外清清冷冷,如冰山雪莲一样不可接近的冷艷件作,担心自己饿著,细心的为自己准备饭菜,刘树义便觉得一股暖流,在心间流淌。

他说道:“还请杜公帮我感谢杜姑娘———“

“停!”

不等刘树义说完,杜如晦就打断了他的话:“想谢自已去谢,这段时间我忙的都顾不上回家,

说不定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她。”

笑话!

这么好的製造两人接触,互生好感的机会,他怎么可能会代劳?

就该让刘树义自己去谢,而且自己女儿对刘树义这么好,刘树义去感谢时,不得带点礼品?

自己女儿收了礼物,以杜家的家教,不得回礼?

这样一来一回,两人接触的机会不就更多了?

甚至他都在想,若是刘树义一狠心,直接带著提亲的礼单去谢,就更好了。

也不知道现在的刘宅,能不能拿出合適的提亲礼单,自己要不要找机会偷偷给刘树义送点好东西,免得刘树义觉得自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提亲礼物,不敢去提亲。

想到这里,杜如晦不由感慨,自己为了刘树义和女儿的婚事,真是操碎了心,也不知道这两人现在进展的如何了。

但他又不能直接问,看来还是找个机会,让杜构去试探一下两人。

自己的身体虽然在女儿的治疗下,没有继续恶化,但他能感觉到,仍旧没有变好的跡象,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只希望在自己死之前,女儿与刘树义能完婚,若是还能抱到外孙,那就更好了。

刘树义不知杜如晦这一刻闪过这么多的思绪,他只是点头道:“也是,感谢这种事,还是自己亲自去做,更有诚意,那下官以后找机会,好好感谢一下杜姑娘。”

杜如晦笑著点头:“行了,別站著了,快坐下吃吧。”

刘树义也不和杜如晦客气,直接坐在杜如晦对面,吃著杜英亲手为自己选的香喷喷的饭菜。

一边吃,刘树义一边试探道:“杜公,万郎中被张绪所害,那他的位置,是不是需要找人补上?”

杜如晦警了刘树义一眼,直接看穿了刘树义的心思,道:“你在考虑这个位置?”

刘树义与杜如晦现在算是最亲近的关係,所以他也没有隱瞒,道:“人往高处走,下官自然也想儘快普升,好报答杜公的栽培。”

杜如晦頜首:“在官场中,若是不想普升,那便不可能会有出息,你有这种想法很正常,甚至万荣刚死,你就有这样的想法,你的反应要比其他人更快,而这往往也代表,你的机会比其他人更高。”

刘树义听得有些汁顏。

其实他一开始还真没想过万荣死后的事,毕竟万荣刚死,尸骨还未寒呢,就想著人家屁股下面的位置,有些不太合適,更別说他还一直在忙著查案,辛苦的差点没累死,根本没有精力去想其他,这都是李世民的提示。

不过此时也没必要解释这些。

他说道:“下官有机会吗?”

杜如晦看著他,道:“事实上,你不提,我也正要和你说此事。”

刘树义眸光一闪,当即放下筷子,认真倾听。

杜如晦道:“今日朝会之后,陛下留下了本官、长孙尚书,房僕射等三省六部的最高官员,与我们商討了石碑案的后续,应该如何应对———“

说著,他又一次向刘树义夸道:“你的表现,便是我,都感到惊喜。”

“我听陛下复述了你给出的建议,虽然有些方面操作起来会有难度,但不能不说,確实让我们耳目一新,给了我们应对息王庶孽的全新想法。”

“我们原本的计划,是截杀息王庶孽,同时防备河北道息王旧部因此闹事·-但这並不容易,

一方面我们不知道息王庶孽具体路线,不知道他到了哪里,想要截杀他很难,另一方面我们对河北道息王旧部的分化之计,已经开始起效了,再给我们一段时间,便足以从內部粉碎息王旧部的隱患。”

“所以,我们不希望再起波折,给河北道息王旧部闹事的机会。”

“而现在有了你的计策,哪怕息王庶孽真的到了河北道,我们也能让他的身份变成假的,再有我们收买的息王旧部暗中操控舆论,足以让其他息王旧部也认定这个息王庶孽是假的,使得哪怕谁得到了息王庶孽的支持,也聚拢不了其他人,仍是独木难支,难以成事。”

“当然——”

杜如晦道:“该截杀我们也还是会截杀,该防备息王旧部生乱,也还是会防备!我们会双线並行,来粉碎张绪他们的阴谋!”

果然还是听进了自己的建议,不过李世民他们足够谨慎,既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也没有停止原本的计划,这样双管齐下,確实更加稳妥。

刘树义道:“下官也是灵光一闪,只要能帮助朝廷解决隱患,下官便心满意足。”

见刘树义谦逊而不邀功,杜如晦满意点头:“此案幸亏有你,让我们提前明白张绪他们的阴谋,否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