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章 郑板桥真跡,书画融合之大成作  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特別是他那首《竹书》中的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前世可曾在陈默做生意的低谷期,激励了他好久。

陈默思绪飘转。

这时,他目光触及的时间刚好超过29秒,

更为详细的信息在他眼前浮现。

【物品名称】:无名无字墨竹画

【作者】:郑燮(1693——1766)

【品类】:水墨画

【品质】:优

【创作时间】:1761年

【创作理念】:胸中无竹、意在笔先......

【评价】:书画融合之大成作品,写竹法代表作

【市场价格】:7,700,000元

.....

看到“写竹”二字时,

陈默一愣。

他目光重新看向画中的三棵水墨毛竹。

仔细看了一会后,

心中顿时一惊。

...

其实,以现代的技术而言,

在贗品的数量上,书画品类的,要比瓷器和金属器件多得多。

因为相比之下,

书画的贗品仿製门槛非常低。

只要有纸、笔、墨等工具,掌握一定的技巧就可以对照著进行仿製。

任何东西,只要一多起来,就肯定会卷出来精品。

再加上,古代的纸张多以麻、桑树皮、竹纤维等作为原材料,只要存放於乾燥、避光、防虫的环境当中,就能保存下来。

保有量可不少。

那些有心的贗品仿製者,用这种歷经了几百年岁月的老纸进行仿製,是很难通过技术层面查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使用老纸的精製贗品画,看起来和真品之间的差距並不大,放在一起,可谓是真假难分。

..

然而陈默此时看著手中的画,

心情却不由自主的有些激盪了起来。

初看时优秀,可这种优秀放在一眾精製的贗品画当中,却並不显得突出。

特別是当他看到“写”这个字时,

重新换了一种视角再去看的时候,这才猛然惊觉。

这画中的竹子,和別的竹画不一样!

——这竹子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

將隶书的“波磔”、行草的“飞白”、楷书的“端庄”皆尽融入竹枝竹叶的勾勒之中,陈默看著画中墨水的笔触,“刀劈剑削”四个字在其心中幽然浮现。

他想到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

这种书体,讲究的是,在视觉上如乱石铺街,乍一看有点丑,

但细看,

却能发现其字形虽大小悬殊、正斜交错,但字距行距紧密有序错落有致,暗含韵律!

陈默看向那错落有致的竹叶竹枝,

不正是那“六分半书”吗!

毫无疑问,这画绝对是郑板桥的书画融合之大成作品!

看著手中画,

陈默知道,七百七十万这个价格......少了!

就好比那块百两镇库银锭一样。他“看”到的价格是一千万出头,然而实际上,却轻轻鬆鬆卖出了一千六百万的高价。

只能说市场价確实只是市场价,

具体是有价无市,还是有市无价,都要分人!

眼前这画,若是有人看对眼,至少千万打底!

陈默凌然。

他心中已有决断:

这次他不想倒手转手了......他想自己收藏!!

...

这时,恰巧有一老一少从陈默旁边经过。

那少年不过六七岁的模样,个子不高,应该刚上小学。

看陈默盯著手中画作如此入神,不由有些好奇,踮起脚伸头探了过去。

“咦!爷爷,他这幅画上面的红印章,和你刚才看的那幅画的红印章一样哎。”

“都是这个郑......反正画的也都是竹子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