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能领先其他人多远,就需要看你付出的汗水,能支持你跑多远,多久!
12年日日夜夜的学习,全在你答卷的那一刻化作你笔下的子弹,那就让子弹飞一会...
开皇年间
“眾卿,议一下科举的推行吧,天幕所言科举制需要推广下去,毕竟这可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拨制度了”
杨坚看著天幕中对高考的总结道。
看看朝堂上这些世家子弟,看来自己推动科举制的阻力会小很多了。
天幕已经说了高考源自於科举制,这些世家不同意,那就要看看天下人,同不同意了?
经过南北朝的发展,这些门阀已经把控了自朝堂到乡间的方方面面,
是时候需要一股新的力量,来打破朝堂上的稳定。
虽然杨坚也出身弘农杨氏,但他现在是皇帝,已经与弘农杨氏的核心利益不同了。
毕竟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这些军事贵族门阀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一手刀子,一手诗书才是他们的本质。
贞观年间
李世民与文帝有同样的想法,看看朝堂上这些关陇集团和山东集团出身的大臣。
寒门出身的寥寥无几,要不是自己的掌握的武力,可没这么好说话。
这些跟隨著自己的武夫们,也一个个娶了五姓女。
“无忌,你们商量一下参考天幕,针对现有的科举制度拿出个制度来,朕要把天下英才都收入囊中。”
大唐后期的五姓门阀们,看著天幕说最公平,有人露出不屑的眼神。
现在的科举制已经在他们的操控下,成为收揽人才的制度了,想做官你的先拜码头,出来混讲究的是势力。
科举失败的黄巢看著天幕,公平,去他娘的公平!
如果真的有公平,以自己的才华还能落榜!
如果考不进长安,那自己就要试试能不能打进长安了...
念头通达之后,黄巢再回头看了一眼,这座传承200多年的大唐长安城。
下一次,自己必然要昂首走进这长安城,看看谁再能欺辱自己。
特殊时期的人们
看著天幕介绍高考,原来高考的源头是科举。
那说明,我们文明传承的文化不全是糟粕,是有自己的先进性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去发现,去应用!
自1840以来,国家一直在遭受挨打,无数人对自身的文明產生怀疑!
全盘否定,希望全盘西化,只要是外国的就都是好的,我们的都是坏的。
失去了文明自信,民族自信!国家自信!
而天幕中高考的介绍犹如一针强心剂,给无数痛苦迷茫的人打开一道光。
不是我们的文明出了问题,只是时间轮转,现如今的世道,需要对原有的一切进行革新,在旧的土壤中培育新的苗种。
不是土壤出了问题,是我们的耕种方法出了问题。
我们需要去学习,去借鑑西方优秀的技术、制度、文化,来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然后改变这个国家!
新的希望在过去,在当下,也在未来。
高考的学子们,加油向前,未来在你们的手中!
年少的你们,拥有一张白纸,可以肆意的涂写属於你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