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开始被铺天盖地的“丞相保重”、“丞相太累了”等字幕覆盖,彷佛这样才能表达自己对於诸葛亮的尊重和喜爱。
无数平行时空的帝王將相们被震撼到了,潮水般的字幕只在讲解冠军侯的时候出现过,这一次有过之无不及...
汉高祖年间
“气煞乃公了,这帮江东鼠辈,好好的三造大汉被鼠辈打断了。”
刘邦骂骂咧咧,这一刻他对项羽的滤镜破了,怎么江东自霸王项羽之后都是这种货色。
韩信和张良悬著的那颗心也死了,他们想不通是什么样的心境下才能想出如此的绝户计,不理解但也不尊重!
“这后世对诸葛亮如此喜爱,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张良对这个季汉的丞相有点好奇,如萧何这种建立汉家制度的丞相自己已经见过。
那究竟诸葛亮为季汉做了什么,才让后世如此希望大汉三造成功。
贞观年间
“若是诸葛武侯获此殊荣,倒也不足为奇,那个帝王不想有这般的臣子。”
不过若是真让昭烈皇帝三兴大汉,那真的是非刘不可为王。
自己可能真的要改名刘世民去打天下,越想越怪异,若天幕通往万朝,那前隋年间自己不会改姓杨吧...
洪武年间
朱元璋作为非常不信任文臣的典型案例,维度对诸葛武侯充满著信任。
“標儿,你说若天下臣子都像是诸葛武侯那样,是不是就能少很多的纷爭啊。”
“爹,前数一千年也就出了一个武侯,儿臣也期待能有武侯一般的风流人物。”
朱標双眼崇敬的看向天幕,不论是作为臣子还是储君,他希望可以与诸葛武侯这样的人共事。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歷代无数的文人墨客对诸葛武侯讚赏不已,留下了无数膾炙人口的诗词。
“华夏通史一百篇,三国占一篇,诸葛亮治蜀占一篇,这便是诸葛武侯的的含金量!”
【公元223年,刘备逝世,诸葛亮继承先帝遗志,带领著一群因理想而凝聚在一起的奋斗者们,竖起“兴復汉室,还於旧都”的大旗!】
诸葛武侯接过的是摇摇欲坠的季汉,他向南七擒孟获,平定南中四郡,为南中的百姓带去先进的耕种技术,永远的將这边版图纳入华夏。
南中佤族人民为了报答诸葛丞相,定下了永不反叛,世代为华夏驻守南大门的约定,守护边疆1700年。
1934年,在国家飘摇之际,英军公然武装侵占云南沧源地区!
以班洪为首的佤族17个部落,在生死存亡之际发出了告祖国同胞书:
“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身可碎,而心不渝!”
至今,佤族人民头戴白巾,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阿公,而阿公就是诸葛丞相!
三国建兴年间
诸葛亮与孟获看著千年后佤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拋头颅洒热血,维护华夏领土不容侵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