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章 儿科之圣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汉高祖末年

“嘿,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刘邦躺在病榻上说道。

“刘季,让大夫给你看看吧,箭伤的地方已经开始腐烂了。”

吕雉看著自己相伴一生的伴侣,他们合作又敌对,但真到他要离去的时候,她不知道为何心里不舍。

“朕身体什么情况自己知道,赏赐他一笔金银,让他走吧。”

踏入人生最后阶段的刘邦格外洒脱,他仿佛又回到了在沛县的时光。

那时候他的名字叫刘季,他遇到了她。

“娥姁啊,刘季一生最大的幸运是娶了你,我想起在沛县的日子了...”

......

【寧治十个男人,不治一妇女,寧治十个妇女,不治一孩童,儿科病之难,难以想像。】

【儿科是中医最难的一科,但又是最重要的一科,儿童代表的是希望。】

【儿科之难难在幼儿无法准確描述自身病症,需要大夫的经验去判断,故称之为哑科】

天幕前无数医家看到儿科,均放下手中的事情,仔细观看天幕,作为大夫他们知道儿科之难。

这位值得天幕特意称讚的医家之人,必然是开创性做出了功绩。

魏文帝时期刘协点头赞同,自从退位之后,当了一名大夫,他才知道医学之博大,自己穷极一生可能才能入门。

葛洪也不炼丹了,医道不分家,王侯將相他不感兴趣,但是医学他兴趣很浓,他要看看天幕讲的是何人。

【他,被尊称为 “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他是北宋儿科医家-钱乙!】

春秋战国年间

“圣!原来我医家之人也能被称为圣。”

扁鹊看著天幕心潮澎湃,作为诸子百家之一,天下唯有“儒”、“法”、“墨”三家有资格称圣。

如今医家也能被称为圣,那说明他们走的路是正確的,坚持下去必然不弱於人。

“不过医家未来分的如此之细,看来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大唐贞观年间

“儿科之圣?如此之高的评价,为圣者必然是为医学拓出一条大道。”

作为修道之人的孙思邈,內心竟然泛起了竞爭之心,人生在世,很难逃过名利二字。

“孙神仙,我认为你更厉害,你什么病都会看。”等待看病的病患说道。

“是啊,要是没有孙神仙,我们去哪里找人看病。”

“没错,上次我隔壁家老李去城里看个病,缓了2年还没缓过来。”

......

【钱乙未出生,父亲就因痴迷医术,远游不归,3 岁丧母,被姑母一家收养。】

【钱乙自幼隨姑父行医,10岁姑父失踪,暗自下定决心学医。】

【18岁採药救人,得其倾囊相授和珍贵医书;自此行走於乡间田野,主治儿童相关病症。】

万历年间的李时珍对此感同身受,为了完成《本草纲目》,他的足跡遍布了大明的山川河流。

有时候为了验证医书说的一味“药”,他需要翻山越岭的去当地实地勘探,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