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轻点。”
燕王朱棣放弃挣扎了,这顿打主动点还能少受伤。要是来硬的,今天马鞭怕是要断。
永乐年间
永乐大帝朱棣默默的为燕王朱棣祈祷,他爹怕是已经教育上朱棣了。
“来人,將太祖的画像拓印多份,分发诸王府、省、道、县,让天下臣民知道太祖皇帝长什么样子。”
朱高炽几人闻言抬头,听著朱棣的安排有点不知道说什么,朱高炽想开口劝阻,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
阻止吧,他这是承认太祖爷本身就长这样。
不阻止吧,他爹这安排属实抽象,这不是不打自招,越描越黑。
世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看的,不会去在意真相是什么。
一张抽象的鞋拔子脸和英武的脸型,你是吃瓜的,你说你更愿意相信那个是真的?
朱高炽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他爹朱棣在爷爷朱元璋的事情上,总是格外的倔强。
......
【当然以上朱元璋的形象都是假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朱元璋的形象就变成了这样。】
【后来据传说皇宫大火之后,大侄子朱允炆不见了,有人说太祖皇帝早就留下了后路,他早知道会有这一天。】
【在金陵的皇宫太祖画像背后,藏著朱元璋曾经乞討时的碗,朱元璋登基之后用黄金復刻,他相信后代子孙总有一天会用到。】
【而四叔的好侄儿,就用这只碗远遁海外,好四叔为了找到心爱侄子,让三宝太监七下西洋,不远万里只为了好大侄。】
【这种感情谁听了不迷糊,谁听了不为之落泪,堪称中国好叔侄。】
朱元璋和朱棣看到天幕说是假的,长舒一口气,假的就好,这下天下人总相信刚刚那个是谣言。
殊不知八卦往往在最开始的时候传播最快,后续的真相往往无人关注。
宣德年间
朱瞻基知道接下来就要讲他和二叔的事了,只不过结局不同,自己反杀了二叔。
二叔就是嘴太硬了,但凡他低头认个错,求个情,自己绝对不会杀他,毕竟一起上过战场,父皇也曾交代过他不要杀二叔。
但二叔的骨头好像太硬了,这一点就不如皇爷爷的底线灵活,为了活命可以装疯卖傻。
希望永乐年间的朱瞻基不要怪自己,自己的手段稍微爆裂了一点,可能你要迎接来自二叔的铁拳了。
乾隆年间
“这段好,天幕讲的这段好。和珅,让人给加到《明史》中去。”
人间富贵乾隆兴奋的手舞足蹈,他们大清修《明史》已经修了几十年了,看见自己喜欢的內容加点不过分吧。
毕竟为了修史,大清了几百万两,不就是为了写自己喜欢的明史嘛。
“主子爷,乾隆四年《明史》已全部刊刻完毕,这次是要重新刊印吗?”
和珅带著几分不確定,这笔支出可不小,主子爷真愿意出钱干费力不討好的事吗?
乾隆闻言有些沉默,《明史》修了快百年了,再修就太离谱了。
“这样,你去拿一份明史刊印书过来,朕要写一份评论《明史》的著作。”
人间富贵乾隆已经要忍不住挥洒笔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