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反应很平淡,只是把电报纸折好,放进口袋。
“杨厂长,实验室的选址和人员,我有个初步想法……”
杨爱国一把按住他的肩膀。“先別想这些!你小子知不知道这意味著什么?这意味著你以后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全国的资源都向你倾斜!”
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用醒目的黑体字刊登了一篇文章。
《华夏工业的脊樑——记“先锋一號”与它的总设计师李卫国》
一时间,李卫国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
他不再仅仅是轧钢厂的技术员,他成了民族英雄,成了无数青年工人心中神明一般的偶像。
红星轧钢厂的门口,从未如此热闹过。
从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到西南的大三线,全国各地的工厂、研究所,纷纷派来参观团和学习组。
厂门口的马路被堵得水泄不通,接待室的电话被打爆,雪片般的信件从全国各地飞来。
杨爱国也获得了晋升,但他现在却更忙了。
这天,他刚送走一波来自沪市的专家,一通来自外交部的加密电话就打了进来。
杨爱国接起电话,神情立刻变得严肃。
“杨厂长,法兰西商务代表团,通过大使馆向我们发来贺电。”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而清晰。
“同时,他们暗示,愿意以『我们无法拒绝的价格』,採购一台『先锋一號』,並希望派遣技术团队前来『学习交流』。”
杨爱国握著话筒的手紧了紧。
来了。
卫国前几天就提醒过他,当你的成就足以撼动世界格局时,来的就不止是祝贺,还有豺狼。
“怎么回復?”杨爱国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上级的指示是,正面回绝,但要有理,有力,有节,要打出我们的气势。”
杨爱国脑中闪过李卫国那张平静的脸。
他挺直了腰杆。
“请转告法兰西的朋友们。”
“我们红星轧钢厂,对他们的祝贺表示感谢。”
“至於採购『先锋一號』,那就不必了。因为它是我们华夏工人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的果实,它是非卖品。”
“如果他们真想学习,我们欢迎。请他们把我们过去几十年里,所有卖给他们的衬衫和袜子的钱退回来,我们可以考虑用这笔钱,给他们办个培训班。”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压抑不住的轻笑,隨即恢復了严肃。
“明白。我们会將您的意思,原话转达。”
掛掉电话,杨爱国只觉得浑身舒畅。
他走到窗边,看著楼下那个新建的、被卫兵二十四小时看守的巨大厂房,那就是“701实验室”的雏形。
而此刻,在实验室的最深处。
李卫国对外界的喧囂充耳不闻。
他面前的桌上,没有荣誉证书,没有报纸,只有一张巨大的图纸。
图纸上,是一个比“先锋一號”更复杂,更庞大的机械结构轮廓。
他拿起铅笔,在图纸的標题栏里,一笔一划地写下五个字。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