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镍与陶瓷的过渡层。
第三层:氧化鋯陶瓷,隔绝热量的主力。
第四层:氧化釔陶瓷,抵抗热衝击。
第五层:超致密陶瓷,光滑表面,防止积碳。
【热应力模擬……各层间应力抵消,剥离风险0.001%。】
李卫国睁开眼,將两张列印出的、布满复杂数据的图纸,分別放在钱秉穹和孙德海面前。
“钱老,我们不挖直的通道,我们刻蜂巢。力会均匀散布到整个结构。”
“孙老,五层涂层,每一层的配方和厚度都不同。它们不是在对抗,而是在互相保护。”
两位专家看著图纸上那鬼斧神工般的设计,沉默了。
那不是工业设计图,那是生物学,是数学,是他们无法理解的艺术。
孙德海的团队再次启动了那台“红星微雕”设备。
氢氟酸的利齿,在燃烧室內壁上,蚀刻出肉眼难辨的蜂窝网络。
紧接著,等离子喷枪发出幽蓝的电弧,將五种不同的陶瓷粉末,以微米级的精度,一层层喷涂在內壁之上。
新的燃烧室原型,诞生了。
测试台上,它静静地等待著火焰的审判。
点火。
幽蓝色的火焰再次旋转起舞。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钉在监控壁面温度的仪表上。
指针动了。
然后,停在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位置。
“报告……燃烧室內壁外侧……温度……85摄氏度……”技术员的声音在发颤。
墙內是两千度的地狱。
墙外,只是一杯温水。
“局部热点……扫描完毕……无……热点为零!一条完美的水平线!”
钱秉穹和孙德海对视一眼,看到了对方脸上的震撼。
李卫国,用理论上绝不可能的方案,又一次驯服了物理法则。
发动机的寿命,不再是几百小时,而是几千小时!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
贾张氏最近在院里,腰杆挺得比谁都直。
棒梗在学校的科学实验课上,用李卫国教的方法,完美解释了“多层保温”的原理,还动手做出了全班保温效果最好的装置,被老师当眾点名表扬。
贾张氏逢人便说。
“我家棒梗,那是李工手把手教出来的!是文曲星的真传弟子!”
她现在看秦淮茹都顺眼多了,甚至会主动帮她分担家务。
这天晚上,易中海端著茶缸子路过中院,看到贾张氏正在跟街坊吹嘘孙子的光荣事跡,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主动走了过去。
“张大妈,恭喜啊,棒梗这孩子,將来肯定有出息。”
贾张氏斜了他一眼,哼了一声,算是回应。
易中海的脸上,堆著几分尷尬的笑。
……
夜深。
李卫国在实验室,用高倍显微镜检查著那件完美的艺术品。
一切都无懈可击。
但他的眉头,却缓缓皱起。
【危机预警】模块,一条新的提示跳了出来。
【检测到在超过500次极限温差循环后,梯度涂层內部存在微观裂纹生成趋势。】
现在的性能不受影响。
但未来呢?
完美的艺术品,也终有疲劳的一天。除非……它能自己修復伤口。
【主线任务:火焰的艺术,已完美完成。】
【任务奖励:【燃烧室设计与製造】完整科技树已解锁。】
【系统提示:恭喜您,已完成“崑崙”发动机三大核心部件之一。下一阶段攻关目標已锁定——压气机。】
李卫国的手指,轻轻拂过燃烧室冰凉的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