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树脂复合阻尼层”配方已优化。】
模擬开始。
虚擬的叶片高速旋转,颤振的红色警报刚刚亮起。
叶片內部,微小的陶瓷致动器瞬间释放出反向的微小形变。
叶片表层,看不见的复合阻尼层將振动能量转化为微不足道的热量。
屏幕上,那条代表振动幅度的红色曲线,剧烈地跳动了一下,隨即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按住,变成了一条完美的直线。
成了。
孙德海的团队,看著李卫国拿出的新图纸,表情混杂著麻木与狂热。
他们再次启动了那台“红星微雕”设备,用化学的刻刀,在鈦合金叶片內部蚀刻出比头髮丝还细的沟槽。
紧接著,一台外形古怪的、被李卫国称为“材料增材印表机”的设备启动了。一个精密的喷头,在程序的控制下,將特製的压电陶瓷浆料和碳纤维树脂,一层层、一微米一微米地“列印”进那些沟槽中。
这是超越时代的工艺。
当拥有了“神经”和“肌肉”的新叶片被组装起来,测试再次开始。
控制室里,所有人都死死盯著那块显示振动数据的屏幕。
发动机启动。
转速攀升。
一万转……两万转……
指针动了。
不,它没动。它只是从零的位置,微微地、几乎无法察觉地偏移了一下,然后就彻底凝固了。
“报告……各监测点……颤振……为零!”技术员的声音在颤抖,“全工况扫描……振动曲线……为水平直线!”
钱秉穹和孙德海对视一眼,从对方脸上看到了无法言喻的震撼。
那不是工业品。
那是活物。
李卫国,让一块金属,拥有了生命。
……
贾张氏最近在院里走路,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
棒梗在全市中学生物理竞赛上,凭藉一个自製的“多级减震器”模型,完美阐述了“阻尼与抑振”的原理,拿了个一等奖,还被市教育局的领导当眾表扬。
“听见没有!我家棒梗,那是李工的衣钵传人!是科学家的小苗子!”贾张氏叉著腰,对著院里晒太阳的刘海中和阎埠贵喊话。
“不像有的人家,就知道算计那几分钱,教出来的孩子,小家子气!”
刘海中和阎埠贵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偏偏一句话都反驳不出来。
……
夜深了。
李卫国独自在控制室,看著那条完美的数据曲线。
一切都无懈可击。
但【危机预警】模块,却不合时宜地跳出一条提示。
【检测到在极限工况下,轴承滚珠与滚道存在微弱衝击载荷,长期运行將导致点蚀风险。】
振动被消除了,但那股狂暴的力量还在。它只是被转移了,从叶片,转移到了支撑整个转子的轴承上。
这颗“中国心”,还需要一副更强大的骨骼。
【主线任务:风之利刃,已完美完成。】
【任务奖励:【航空发动机整机振动控制】完整科技树已解锁。】
【系统提示:下一阶段攻关目標已锁定——涡轮总成。】
李卫国的手指,轻轻拂过屏幕上那静止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