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推力型“崑崙-a”初步设计完成。模擬测试结果:推力提升32.7%,油耗增加13.8%。符合设计要求。】
李卫国没有停下。
【目標:高涵道比型。要求:油耗降低20%,推力维持基准水平。】
模型再次剧变。
前风扇的直径被拉到极限,外涵道被重新设计,低压涡轮的效率被压榨到极致……
又一个十分钟。
【高涵道比型“崑崙-b”初步设计完成。模擬测试结果:油耗降低22.1%,推力下降1.2%。符合设计要求。】
传统模式下需要一个团队数月才能完成的叠代设计,在这里,只是几串代码的运算。
……
第二天,项目组会议室。
钱秉穹和孙德海正带著各自的团队,为两个新型號的技术路线爭得面红耳赤。
李卫国將两份崭新的、厚厚的初步设计方案,分別放在了他们面前。
“钱老,这是大推力型的方案。孙工,这是高涵道比型的方案。”
孙德海拿起方案,翻了几页,脸上的表情从不屑变成了困惑,最后是震惊。
“这……这图纸……细节这么完整?连材料应力都计算好了?你……你熬了几个通宵?”
钱秉穹也放下了爭执,他的手抚过图纸上那流畅而完美的叶片曲线,像是抚摸一件艺术品。
“不对……这设计思路……跟我们昨天討论的完全不同,但……但它好像更合理!”
“这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李卫国平静地回答,“这是『参数化模型』根据我们的要求,自动生成的。”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一位年轻的技术员结结巴巴地问:“李……李工,您的意思是……这两份需要我们至少三个月才能完成的初步设计,您……您用了一个晚上?”
“准確地说,是二十分钟。”
“轰——”
所有人的大脑都像是被一枚炸弹引爆了。
十倍?不,这是百倍的效率差距!
钱秉穹和孙德海呆呆地看著手里的图纸,再看看李卫国,他们毕生引以为傲的经验和权威,在这一刻,被一种名为“效率”的、无法理解的恐怖力量,碾得粉碎。
……
与此同时,四合院里正上演著另一场“科技盛宴”。
棒梗用李卫国教的“模块化”和“尺寸调整”原理,用一堆废纸壳和木条,做出了一个可以变换大小和形状的“多功能笔筒”,居然在学校的科技创新大赛上拿了一等奖。
消息传回来,贾张氏彻底疯狂了。
她不仅被学校请去参加了表彰会,还被区里的电视台採访了两个镜头。
“我孙子!未来的科学家!国家的栋樑!”贾张氏叉著腰,对著满院的邻居唾沫横飞。
她甚至从厂里捡了块破木板,用红油漆歪歪扭扭地写上“棒梗同志科技成果展”,然后把那个笔筒和奖状摆在院子中央,拉著每个路过的人参观。
秦淮茹羞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几次想把东西收起来,都被贾张氏一把推开。
“你懂什么!这是荣誉!是给咱们老贾家光宗耀祖!”
李卫国看著这荒诞的一幕,只是笑了笑。
他的注意力,已经回到了虚擬实验室中第三个,也是最棘手的一个模型上——舰载型“崑崙-c”。
模擬测试一切顺利,但就在他准备结束时,一行红色的警示弹了出来。
【环境模擬模块警告:在极限盐雾与高湿度环境下,涡轮叶片根部出现晶间腐蚀跡象,预计500小时后將导致结构强度下降12%。】
这是一个在陆地上永远不会遇到的问题。
海洋,用它独特的方式,向“崑崙”露出了獠牙。
【系统检测到全新技术挑战……】
【子任务发布:海洋之心。】
【任务目標:八个月內,完成舰载型“崑崙”发动机的环境適应性设计,並从材料层面彻底解决盐雾腐蚀问题。】
【任务奖励:深度解锁科技树——【海洋工程材料】。】
李卫国的手指,轻轻拂过屏幕上“海洋之心”那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