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两大奸臣一个能人
朱觉去西苑转了一圈,心情大好。
魏忠贤搞来的钱粮虽然不足以挽救大明的危亡,却足以解决辽东兵变的问题了,而且他起家的资本也有了。
辽东只要不兵变,大明暂时就不会有危险,他就有一两年时间来发展工业,只要工业发展起来了大明就会越来越强,到时候莫说是建奴了,小冰河天灾的问题他都能解决了。
他正雄姿英发准备大干一场呢,一份奏摺却是让他如同吃了只苍蝇一般,噁心坏了。
辰时许,他便准时来到御书房,拿起奏摺批阅起来。
这第一份奏摺一打开,他眉头又不由得皱了起来。
吏部尚书周应秋上奏,原礼部尚书来道宗已然入阁,无意监管礼部,內阁行文吏部推举人选。
这还没什么,礼部尚书入阁之后若是不执意兼任尚书之位那肯定是要找人接替这尚书之位的。
问题就在於这吏部推举出来接任礼部尚书的人选。
吏部推举的竟然是温体仁和周延儒!
这两人可是出了名的大奸臣。
歷史上崇禎朝总共才十七年,温体仁干了三任首辅任期將近九年,周延儒前前后后也干了將近三年。
这两个傢伙可是把崇禎给坑惨了,正是这两个傢伙不管大明兵戈四起,只顾爭权夺利,从而將大明推进了灭亡的深渊。
现如今这两个傢伙又想来坑他!
朱觉真噁心坏了。
你们噁心人是吧?
来啊,朕让魏忠贤弄死你们!
问题,这礼部尚书就能选一个,让谁来送死呢?
周延儒跟冯銓是姘头且还是儿女亲家,这內阁行文让吏部推举礼部尚书人选那肯定是为了把周延儒给选上来。
温体仁背后又是谁呢?
他细细想了想,隨即问道:“若愚,你可知周应秋哪里人?”
这批阅奏摺跟哪里人有什么关係吗?
刘若愚回想道:“周应秋好像是南直隶镇江府人,具体哪个县的奴婢记不清了,要不,奴婢命人去查一下?”
这个不用查了,温体仁是浙党,而周应秋是南直隶人,且跟冯銓关係好,那必定不是浙党。
朱觉微微摇了摇头,又问道:“来道宗是哪里人。”
呃,看样子我以后得记记这些朝堂官员的籍贯了。
刘若愚回想道:“来大人好像是浙江杭州府人,陛下恕罪,具体哪个县的奴婢真记不清了。”
原来是来道宗在提携温体仁!
来道宗倒不一定是浙党,但提携一下乡党是极有可能的。
万历朝就是如此,余有丁、王家屏、赵志皋等那都不是浙党,但他们提携乡党的时候却是把沈一贯给提携上来了!
朝中浙党估计是请来道宗帮帮忙,给温体仁腾个位子出来,来道宗便顺水推重应允了。
也就是说,来道宗是主动让出这礼部尚书之位的,朝中浙党是想让温体仁上位。
冯銓却想让周延儒上位!
这两帮人竟然开始暗斗了。
很好。
朕就让你们好好斗一斗。
朱觉细细想了想,隨即果断道:“此事让內阁组织廷议吧。”
他们正批阅奏摺呢,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通传,“王徵求见。”
王徵来了!
內廷终於要开张了。
朱觉那是毫不犹豫道:“宣。”
很快,王徵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打眼一看,不由得一愣。
这王徵最少五十多了,头髮鬍子都发白了。
此人怕是干不了几年了啊!
现如今平民百姓的平均寿命也就四十多岁,活到五十多的都很少,官员寿命能长一点,但大多也只能活到六十多。
这么大年纪还有培养价值吗?
他细细想了想,隨即问道:“良甫,听闻你琢磨出了火船自走,可有此事?”
您没看过我的书却知道火船自走?
王徵连忙解释道:“陛下,那是微臣拙作《新制诸器图说》中描绘的一种机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