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仙界真就应该是仙人们不食五穀,高高在上吗?若真如此,为何生主定义的仙道要慈悲,要度世?为何力主的九大通天仙职中,有一个要求文明晋升的“燧皇”?为何星主会差遣真仙们诞星化界,养育眾生?
“在追求无上道果的仙界圣地,是否应该让普罗眾生占据一席之地呢?”
这就是仙界二元论所提出的另一元。
不具神通大能的普罗眾生,能在这个世界过的幸福、快乐。享受天国般的幸福人生,这就是仙界。
书中对当今仙界模式,对仙宫黄庭制度下的仙界极尽讚美。他认为,仙宫不仅在照顾、给予正位仙人们特权、优待。大力扶持,培养高位仙人。仙王陛下更把三百亿种民装在心中,为这些种民打造了一方乐土。
当然,这本《仙界二元论》的书,被许多仙人讥讽为捧仙王臭脚,向黄庭拍马屁的下三滥。
但却也由此揭开仙界安逸、祥和表象下的分歧。
有很大一批仙人认为,六通仙界应该切割为两部分,即种民生活的地仙界,高位仙人居住的天仙界。二者之间可以往来,但不应视作一体。
还有一批仙人认为,天网算力不应对种民过度倾斜。如今四季泰和、风调雨顺,周天种民生活富足,全仰仗天维玄网运度天道玄机。可让种民过得好,有意义么?对仙人而言,对追求无上道果的真仙们。一群贪图安逸的“偽仙”,一群没有认真修炼,依仗外道捷径成仙的蝇狗之辈,凭什么占据那么多资源?拿来让高位仙家推演大道,不好吗?
吕泽一页页翻看,暗忖:“这本书记录的各方观点倒是中肯。而且,也不怕犯忌讳。”
各种截然不同的仙人观点,背后暗示六大道君当年的理念。甚至连道君本尊的摇摆態度,左右脑互搏的各种观点、论据,都逐一记下来了。
比如,力主很喜欢仙人们缔造文明,传播文明。可真当仙人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不再把目光放在“无上道果”时,又很不高兴,命元黎剑君斩破仙格。
象帝很反感轮迴转生。可真让他彻底禁绝轮迴转世,只容许灵魂一世凋零,他又不乐意了。非要给那些高位、有德的真仙留下一线生机。
吕泽往后看,甚至能看到作者直接对六大道君的仙道理念进行一些点评。
“好胆啊?这是哪位上仙前辈,哪个洞天出身?你的胆子有几斤重啊?”
隨手翻回封面,吕泽当即愣住。
“温先生?”
黌学为培养仙学生,会请各路仙师高人讲道授课。
温西明,曾在元枢黌学讲过几次道法。
“我记得,温先生当初所讲的道法理论,是『六洞交映』。”
这是吕泽很倾向、讚许的一种仙道理论。
六位道君的仙道观念,只代表他们自己。
难道我们后人追求真理,就不慈悲,不坚毅,不诚心了?
难道我们追求力量,就不救世,就不能追求真理,就不平等眾生了?
仙职为何交映?为何有兼具多种道君垂青的道途?不就是具备多位道君喜欢的特质吗?
“那么,在这个由六位道君合力打造的仙界。如果同时具备六位道君都喜欢的特质,是不是更贴合这方天道?这样的人,会不会在这方天地更占据优势呢?”
吕泽很讚许这个假设,甚至有一个在这方面延伸的课题。
六洞同时交映!
是不是很大胆?
原本他的打算,是前往万象洞天,修行有成后实践。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提前成仙,意味著吕泽比其他天才少了一个“成仙神通”。
正如对郁海元等人所言,吕泽有弥补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六洞交映”。
对这个假想,吕泽揣测很久了。
在神殿仙术完成后,吕泽就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如果把整个六通仙界,视作我的“神殿”领域。那么,有没有神通傍身,还重要么?
神通、法力,不过是力主划定的修行体系。
既然在这个体系,我要比其他人低一头。
那么,跳出力主的体系,依旧有证道之法。
生主的功德法门,象主的星辰法门,哪个都不比神通法差。
而六洞交映,,更是一条脱离力主体系的全新道路。
……
可如何让仙界化为自己的神殿?
眼下,不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吗?
仙宫黄庭之主,六通仙王。
他的权柄覆盖六洞道天,统治七十二境。
这不就是“神殿”的大成版吗?
“適才,两位老师提及用天网算力缔造自己的修行体系,整合一切所有仙术、咒法。这个,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六洞交映』的实践。”
吕泽摸著下巴,脑中灵光一闪。
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我在黌学学习诸多符咒、剑术,炼器、製药……源精期间的诸多法术皆来自於六君。如果我能把这一切统合,岂非也是一场小规模的“六洞交映”?
他马上將自己的天网算力投入。
不过和赵源的完全放手不同。
吕泽以自身意志为主导,藉助天网算力为辅助,打算把自己一切所学整合为一个全新的体系。
无数奥妙天道在眼前交错,晦涩、吃力……
十点的天网算力投入,只让这个庞大的,包容六君仙法的繁杂体系,窥见渺茫一角。
但——
这个方法可行!
那么接下来,就要设法搞易晶了。
越多越好,买不到,那就借!
吕泽的目標,自然放在同学们身上。
可没等他掏出石简开始行动。
裴安先一步找过来。
“嘿——山长叫你呢。”
“山长?”
难道是郁家事情又有变故?
吕泽起身,立刻遁法赶路。
后面,再度传来巡逻人员的叫喊。
“不要在学舍胡乱开启遁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