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差点被埋没的天才之作  1983我的文豪时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沈砚的投稿,从雪野乡离开后,第七天就到了沪城《收穫》杂誌社。

又在那堆稿件里放了四五天,才被《收穫》杂誌的新编辑陈雪拿到了桌子上。

80年代是文学爆发的年代,热爱文学的人极多,投稿的人也极多。

《收穫》杂誌每天都能收到两三麻袋的投稿,七八號编辑每天看稿审稿改稿,根本来不及。

所以今年,《收穫》杂誌社来了两个新人,一个是程永昕,一个就是陈雪。

陈雪今年才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就被分配来了《收穫》,作为一个新编辑,她现在手里没有任何一个作者。

作者是编辑的嘴,也是编辑的脸,没有好作者的编辑在单位就没有话语权。

陈雪和陈永昕都是来看稿的,资深编辑老康对他们说:“这些来稿里,兴许有你们的金矿,你们要是挖到了,也就正式入门了,所以赶紧挖矿吧。”

陈雪和陈永昕这两个新人,就真的废寢忘食地开始挖金矿。

上班时看,吃饭时看,下班后还把稿子拿回家看。

正是在他们的这种超强的工作强度下,那些积累的稿件才开始大幅消耗。

不过,真的金矿两个人都没有挖到,只挖到一些品相一般的铜矿铁矿,不过这不足以消磨他们的热情。

终於,陈雪挖到了沈砚的投稿。

这份厚厚的牛皮纸放在陈雪的桌上,陈雪收拾好东西,把这份稿件带回家了。

已经下班了,她准备把稿件带回家看。

由於下班时间很长,她专门挑了这份厚厚的稿件。

对於是不是金矿,陈雪已经不怎么抱希望了。

但那年月的编辑都尽心尽责,所以每份来稿都会认真对待。

陈雪抱著这份稿件出门时,陈永昕也抱了一大堆稿件回家。

“哟,抱这么多啊?”

陈永昕骄傲地说:“我带了三份稿件回家,挖到金矿的概率就是你的三倍。”

陈雪笑道:“准確来说,你失望的概率也是我的三倍。”

陈永昕嘆了一口气,不说话了。

陈雪把稿子放进自行车的篮子里,然后往家骑去。

篮子里的牛皮纸上的字跡在斜暉里隱隱闪烁。

“活著”二字竟然有些耀眼。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陈雪是沪城人,她的一家也都是知识分子,父亲还是復旦大学的中文教授,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小说家。

陈雪到家后,就边吃饭边看稿子。

爸妈都知道陈雪是在挖金矿,也只是笑笑不说话,陈雪的妹妹陈莹,是华东师大二年级的学生,此刻正笑吟吟地给陈雪夹菜。

陈雪已经保持这个姿势看书好久了,看得菜都忘了夹。

“姐,吃菜啊。”陈莹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