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了兴致,转身从身后书架上,抽出了一卷厚厚的图纸。
“哗啦”一声,图纸在桌面上展开。
那是一张结构极其精密的机械装置设计图,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零件和標註。
“这是一台实验性的高速离心机的主轴承结构图。”
伊万诺夫指著图纸说道:“我们设计的理论转速是每分钟十二万转,但是在实际测试中,一旦超过八万转,轴承就会出现严重的颤振和温升,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我们换了三种不同的轴承型號,改进了润滑系统,但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你来看看,能不能找出问题所在。”
这已经不是在考学生了。
这完全是把他当成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寻求技术会诊。
姜晨的目光,落在了那张图纸上。
在他眼中,这张图纸上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数据,都仿佛活了过来。
几乎是在他看到图纸的瞬间,他的大脑,就已经在“悟性模块”的加持下,开始了疯狂的运算和分析。
轴承的受力模型、材料的疲劳极限、转子的动平衡、润滑油的流体动力学特性……
无数相关的数据和知识,在他脑海中交匯、碰撞。
三秒钟。
仅仅三秒钟,他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不止一个,而是三个!
不过,他没有立刻说出来。
那样太惊世骇俗了。
他必须表现出一个“天才”应该有的思考过程。
他站起身,走到书桌旁,俯下身子,仔细地“研究”著那张图纸。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缓缓地移动著,从主动轴,到滚动体,再到轴承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办公室里,再次恢復了寂静。
伊万诺夫叼著没点燃的第二根烟,一瞬不瞬地盯著姜晨。
他的心里,其实也没抱太大希望。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的团队快一个月了,连经验最丰富的工程师都束手无策。
一个本科生,就算再天才,又能看出什么门道?
他这么做,更多的是想挫挫这个年轻人的锐气,让他知道天高地厚。
大概过了五六分钟。
姜晨终於直起了身子。
他抬起头,看著伊万诺夫,开口说道:“教授,我好像……找到一点问题。”
“说。”
伊万诺夫言简意賅。
“我认为,问题可能不出在轴承本身,而是出在整个轴承系统的设计上。”
姜晨伸出手指,点在了图纸上的一个位置。
“第一个问题,是这个轴承的內外圈,採用了过盈配合。”
“在高速旋转下,离心力会导致滚动体对外圈產生巨大的压力,同时內圈也会因为高温而膨胀。”
“过盈配合的设计,使得轴承的径向游隙变得过小,甚至为负。这会急剧增加摩擦力矩,导致温升和颤振。”
伊万诺夫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个问题,他们团队里有人提出过!
但是经过计算,认为影响不大,所以被否决了。
可现在,从姜晨嘴里说出来,並且指出了离心力和热膨胀的双重影响,让他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当初真的算错了?
“第二个问题。”
姜晨的手指,移动到了另一个地方,那是转子的结构图。
“这个转子的结构,存在著设计缺陷,导致它在高速旋转下,会產生一个无法通过动平衡校正的固有不平衡力矩。”
“这个力矩,才是导致颤振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致命的。”
姜晨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这个润滑系统的回油孔,位置和孔径都有问题。”
“在高速下,轴承內部会形成油气,回油孔无法及时將多余的润滑油和热量带走,导致油膜破裂,加剧了磨损和温升。”
姜晨一口气,说出了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
每说一个,伊万诺夫的脸色,就白一分。
当姜晨说完最后一个问题时,伊万诺夫叼在嘴里的那根烟,“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脸上写满了震惊、骇然,以及恐惧。
因为姜晨指出的这三个问题,尤其是后两个,简直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
第二个问题,关於转子的固有不平衡力矩,是他隱隱约约感觉到,却始终无法抓住和证明的一点!
而第三个问题,关於润滑回油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