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眉头一皱,显然对这个词很不满。
“科学技术,可不是靠印象的。我要的是数据,是模型,是推导过程!你能拿出来吗?”
这话问得相当不客气。
旁边的李主任都替姜晨捏了一把汗,生怕这个刚甦醒的年轻人被问住了。
然而,姜晨的反应,却再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非但没有慌张,反而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陈老,我现在身体虚弱,没办法给您写出完整的推导过程。”
“不过,我可以给您提供一个思路,或者说,一个验证方向。”
不等陈老反驳,他继续说道:“您可以在实验室里,对那套行星齿轮组做一个模擬的疲劳测试。重点关注第三档齿圈和太阳轮的嚙合点,將输入扭矩设定在发动机峰值扭矩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然后进行一千次高强度循环。”
“我估计,在进行到七百次到八百次循环的时候,齿圈的材料晶格,就会出现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裂纹。”
“如果配合高精度的金相显微镜,这个结果会更加明显。”
姜晨的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三位老专家的心坎上。
外行听热闹,內行听门道。
刚刚那段话,信息量太大了!
具体的扭矩数值!
具体的循环次数!
具体的观察部位!
甚至连用什么设备去观察,他都说得一清二楚!
这已经不是“印象”和“猜测”了,这根本就是一个完整的,可执行的实验方案!
陈老脸上的怀疑和轻视,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和震惊。
他死死地盯著姜晨,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因为他知道,如果姜晨说的是真的,那这个年轻人,简直就是个妖怪!
旁边的材料学专家钱老,再也忍不住了,他抢上一步,急切地问道:“小同志!你说会出现微小裂纹,那在材料上,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这个问题,直接切中了要害。
发现问题牛逼,解决问题更牛逼!
姜晨看了他一眼,脑海中,升级后的“知识解析模块”瞬间开始运转。
无数关於金属材料的知识和数据流淌而过,仅仅零点一秒,他就找到了最优解。
“有。”
他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覆。
“北极熊用的,是铬锰鈦合金钢。这种钢材的强度和韧性虽然不错,但在抗疲劳性上,存在先天短板。”
“我的建议是,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百分之零点三的稀土元素『钒』,並且在热处理阶段,採用两次淬火工艺,中间间隔一次低温回火。这样,可以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將材料的抗疲劳强度,提升至少百分之四十。”
“轰!”
如果说,之前姜晨的话是重锤,那么现在这段话,简直就是一颗核弹!
在三位老专家的脑子里,轰然炸响!
加入百分之零点三的钒?
两次淬火,一次低温回火?
这……
这他妈是他们材料研究室正在攻关的绝密课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