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全焕这傢伙是有点东西的。
按照云天养的要求,他先是了一天的时间將三艘船上的物资全部统计了一遍,隨后又给眾人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物资使用列表。
上面详细的规定了每人每天所需要消耗物资的种类和数量,经过他的计算,现在船上的物资足够他们继续航行12天左右。
食物还多,毕竟从清水丸號上弄到了不少,但是清水並不多,毕竟隨著时间一点点的推移,水桶里装的水是会坏的。
隨后他又趁著夜晚的空閒时间,將目前云天养所拥有的所有海图全部归总整理,了他足足五个晚上的时间重新手绘了一份包含了从日本海到朝鲜,再到那霸,然后一直延伸到到大明沿海的海图。
看著眼前巨大的海图,就连一直对全焕的加入而颇有微词的周勇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全焕是有点真本事的。
至於全焕对云天养提出的要求,也不是什么难以完成的事情,不过是找个机会去朝鲜一趟,他要云天养將他的老父母给接过来。
这个要求的確不难,而且很有必要的。
毕竟想让別人为你卖命,人家的家小里得照顾到吧。
所以云天养当即便答应了全焕,並且告诉他只要等他们在虾夷地安稳下来,便亲自带著人陪他去一趟朝鲜。
其实云天养去朝鲜,可不仅仅是为了去接全焕的家小,他还有其他的算盘。
他需要补充人手,不仅仅是劳工,更需要补充一些能够拿刀作战的人。
他现在有三艘船了,一百多个兄弟分摊下来一艘船上也就三十多个人,这实在是太少了。
其实最好的选择就是回浙江老家招人,那些乡里乡亲的人才是最信的过的。
天然的血缘和乡党结成的纽带在这个时代是最重要的,君不见歷史上大量以战斗力著称的军队,基本都是这种模式么?
但是没办法,大明一时半会是回不去了,在日本人袭击济州岛后,可以预见的大战即將再度开始,这时候他可不会冒险再次穿过对马岛和济州岛,那是去找死的。
其实那些倭寇武士也是不错的兵员,至少那些人敢打敢杀,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兵了。特別是小野手下的那群武士,都是当过海盗的老水手了。
但是云天养信不过倭寇,让他用那些投降的倭寇当手下,他怕是连觉都睡不好。
所以退而求其次,他只好去找朝鲜人了。
这些朝鲜人虽然战斗力差点,但只要好好训练一番,当个辅兵和水手还是合格的。
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朝鲜人天生就对他们这些明人很是信服,换句话说就是忠诚度的下限十分的高,这是云天养在朝鲜时期观察得出的经验。
只要给他们的待遇好一点,他们都能死心塌地的跟著明人干,而且不管干什么都行。
事实上这个时代在海上跑船的明人船上,特別是那些从北方来的船上,很多都会专门跑一趟朝鲜招募一些朝鲜人上船。
相对於明人敢出海的都是一些好勇斗狠,无家可归之辈不一样,这些朝鲜人那是真的吃苦耐劳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现了一些不得不往上填人命的场景,这些朝鲜人他用著也不心疼。
对於云天养这个想要去全焕老家招募一些朝鲜人上船的想法,全焕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拍手欢迎。
他立刻声明自己是老家第一个考中科举的,在老家多少有些名望,可以帮助云天养招募一些水手。
並且还说他老家的年轻人都是在海上打鱼的渔民,只要稍加训练绝对是最好的水手。
甚至他还指明了一些当地大户的位置和消息,並且给云天养献策,让他招募到水手后就地去抢劫那些大户。
这样不仅仅能够充实他们的仓库,还能绝了那些朝鲜人重新上岸的想法,从而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著云天养干。
对於全焕这种“朝奸”行为,云天养在震撼之余也不得不拍手称讚。
其实对於全焕的这种態度,云天养大概也能明白他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很简单,他既然已经投靠了云天养了,那么他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比如如何在云天养的面前稍稍扩大一些自己的影响力。
还有什么比靠著自己的能力招募一群朝鲜人入伙更好的办法么?
只要招募到了朝鲜人,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也不管他们是被分到了哪个哨长的麾下,他们也一定会以全焕为马首之瞻的。
只能说不愧是在官场上混过的,他知道自己阻止不了云天养,那不如反而利用这件事给自己多牟取点好处。
不过对於全焕的这些小九九云天养並不在意,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这些,这是无可避免的。
只要他们別搞出事情出来云天养就都能忍受。要是搞出事情出来了,那么他也不介意多砍几个脑袋。
全焕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对於全焕的“献策”,云天养也投桃报李,將船上的朝鲜船工和民夫一股脑的交给了全焕,这也让全焕大喜过望,当即觉得自己跟对了人。
对於全焕来说,云天养这个“新老大”虽然有些嗜杀,但是为人豪气大方,並且捨得分润权利,是最好不过的主公人选了。
所以在得到那些朝鲜船工的指挥权后,全焕当即又动了起来,带著这些人將三条船打扫的乾乾净净,甚至还忙里偷閒的將福船的甲板给修整了一番。
就这样,一行人在日本海上继续航行著,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並没有选择沿著海岸走,而是儘可能的远离海岸,甚至是直接冒险横穿深水区域。
终於,在11月份的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他们顺利到达了北条正的封地,登別。
这是一个建立在海边的小型村落,站在船头远远的看去,先是看到了一个简陋的小港口。
港口是用木头搭建的,港口里停靠著一些小船,从船上的渔网来看,这些应该是渔民打鱼的渔船。
从港口处延伸出一条土路,顺著土路往岸上走就是村子了。
村子建在一座小山的山脚下,村子背靠山壁,其余三面则是用低矮的木质柵栏將整个村子给围了起来。
看的出来这里人口並不多,一眼看去只有四五排的房屋,而且都是木质的低矮屋子,在经过了一场大雪后,这些屋子几乎要被大雪给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