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业在办公室闭关三日的成果写满了十七页纸。
內容条列清晰,有理有据,普通的技术员也能看懂,不加修改便可以作为电火实验指导书,在一汽厂车间实现国內首个电火加工技术。
这种自信,在於他脑海中完整的电火加工技术,在於这几日不辞辛苦的盘点一汽厂新旧设备,既掌握了完善的工艺理论,又有支撑理论应用的设备清单。
二者结合,天道酬勤,写不出来这份简单易懂的实验设备规划才是一桩怪事。
王建业闭关期间,罗工改进ca10卡车剎车系统有了进展,缺少人手就叫冯猛过去帮忙。
轻重缓急冯猛是分得清的,剎车系统的改进就在眼前,电火加工不急於一时,一年两年实现应用都算是进展顺利的了。
去之前冯猛还叮嘱王建业,目前实现电火加工的系统理论看似完善,可不一定面面俱到。
还需要精雕细琢慢打磨,研究清楚每一处细节,最好等钻研电火加工三四年之久的哈工大回信后,两家交流合作节省一汽厂实现完善系统理论的时间。
王建业向来一身反骨,没有听从冯猛的建议,用三天时间搞出了一份一汽厂初次进行电火加工实验,所需要的实验步骤、设备、参数等细节。
厚厚一摞放在王建业的办公桌上。
陈玉玲回办公室路过好奇,向伸懒腰的王建业问:“这几天你忙什么呢?我早上上班见你在办公桌上趴著,下午下班见你还不动弹,怎么,罗工把你分到和冯猛一个小组,就变得和他性子一样了吗?”
这话只是调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还真不信王建业跟了冯猛几天,就仿佛换个人似的。
虽然也有两个人在一块越变越像,可那叫夫妻相,两口子在一起生活十几二十年后才会形成,短短三五天的工夫,冯猛还影响不到王建业。
“当然不是,这几天我在闭关,根据电火加工理论和咱们厂现有的设备搞出了一套实验计划书,下一步按照这份计划书准备实验就可以了。”
王建业拍著桌面上的一沓纸,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想要转正分房涨工资,荣誉地位好名声,这一份资料就是他手中的敲门砖了。
陈玉玲对电火加工工艺有多难略有耳闻。
哈工大团队研究数年才验证了理论,要说王建业只用不到一周就知道如何实现电火加工……她寧愿相信母猪会上树,起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
“吹吧你就。”
陈玉玲拋给王建业一个嫌弃的白眼,以为他又在吹牛呢,殊不知王建业这回说的都是真话。
“陈姐,你要是不信的话,咱们打个赌怎么样?就赌我是不是国內第一个搞出来电火加工的人,
如果我输了,以后你就是我大姐,让我向东我不朝西,让我打狗我不撵鸡,什么事儿都听你的,
如果我真搞出来电火加工……”
王建业將食指和拇指一捏,作出棒子的男人看了会跟他拼命的手势:“咳咳,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帮我捏捏肩,揉揉腿,犒劳一下我这位一汽厂大功臣,怎么样?”
“呵呵,你想认我当大姐,我还不愿意收下你这號小弟呢,带出去都嫌丟人。”
陈玉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抱著胳膊使胸脯挤压的更加丰满,勾人心魄。
就在王建业咽了咽口水,非礼勿视的扭头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