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满仓想法倒是简单,周远也是他看著长大的孩子,容貌並没有改变。
如今用怪腔怪调跟他说这么多话,在周满仓来说,这是孩子在跟他炫耀。
像是普通话这类玩意,在大多数乡民来说,也是炫耀的资本。
倒是那个领导跟宋老师对著周远投来了讚赏的目光。
这个就是时间的问题。
要是二人第一次见到周远如此,在这个一嘴土话的江南水乡跟他们就用普通话对话,那么他们会怀疑。
但周远已经穿越过来一礼拜多了,他去扫盲班也有四五天了。
不论是周远溺水的事情,还是周远在扫盲班上频频举手问问题,都让工作组把这个孩子认定成了一个比较聪明,並且有见识的人。
毕竟討论度挺高的,像是周老四那一手赶鸭绝技,就是孩子们討论的重点。
据说周老四可以一艘船,一只长竹竿,一支鸭哨,赶著几百只小鸭子出去,什么东西都不带,可以在湖面上活几个月。
等到回来的时候,已然鸭肥羽丰,鸭蛋满船仓了。
並且还能拐几十只野鸭子回来。
这能怎么说?神人啊。
像是这种人家的孩子,会点官话怎么了?学东西快点又怎么了?
周远这几天硬著头皮去扫盲班也是为了这个。
也就是让工作组对他影响能深刻一些,又不会对他太过於好奇。
人总有个先入为主的想法,只要他们习惯周远的优秀,那么才方便周远进行下一步计划。
当然,周远当时干那些事的时候,根本就没什么计划。
也就是瞎碰而已。
“老朽林怀瑾,见过诸位同志,正像刚才大伢说的,本来想著在临走之前跟诸位告个別的,发现大家在忙。
反而劳累诸位领导百忙之中····”
一番客套话说完,周老四也是极有眼色的搬出了几张竹製小凳,放在了门口树荫下。
门口两棵梧桐,周远跟小丫头在一边,几个大人坐在另一边。
客套话满天飞。
这也正常,毕竟大军到南方后,对老百姓以及身上没什么污点的商人,都是蛮客气的。
江南城里不好说,但像是这种水湾纵横的乡下地方,当年叶將军跟陈將军,也是领著“四字头”的队伍,在这边打过小日子的。
说实话,要是没这些本地大户人家配合,哪怕东边湖泊再大,也是隱藏不住。
只要明面上没跟小日子混一块去的人,哪怕就是做过生意,工作组也是不会计较。
像是村里唐姓地主家之所以被针对,並不是小日子的事,现在还没查到那个。
而是唐家的女婿看不清天时,金陵都解放了,那个人还鼓动著平民百姓,想组建游击队,对抗新朝。
投机么,赌博么,那个时候洋鬼子都是支持著光头,玩什么反攻,准备跟咱们划江而治,有这种看不清形势的人,也是正常。
所以说,很多的悲剧,都是自己找死,怪不得別人。
要是小日子时候,唐家女婿有这么硬气,青石镇估计都给他立碑了。
“····林先生不用害怕,我们工作组打击的是那些为富不仁的富人,是那种出卖国家利益的財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