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父荣耀,子搬砖  重生火红年代,从养鸭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烈日炎炎,虽然是初秋的时节,但太阳仍然是要把人晒脱皮的感觉。

早晚凉爽,白天还是炙热。

元宝湖安全的度过了今年的夏汛,水退了,除了沟沟洼洼的积水。

其他地方都是露出了湖底土层,而各种野草芦苇,也是趁著这难得的好天气,却是拼命的疯长。

这並没有过去太长时间,也就距离周远父子去工作组谈话,过去了三四天而已。

之所以前几天水波荡漾,现在却是绿草如茵,不过是因为元宝湖是南北的湖深不同而已。

青石镇圩田区南方的那条运粮河,也可以算元宝湖入水口,可能因为淤泥积集的关係,湖底一直就高。

而北面,却像是一个深洼一般,总是会留下一个大坑。

一直说周家村位置不错,也就是因为这个。

因为周家村就处在中间。

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一直就是这么牛皮。

所以现在南方那边已然是芦苇茂盛,而北方有一片小区域,还是碧波荡漾。

周远提议的那个湖中间的山坡,就在元宝湖的偏南方一些。

如果说具体算起来,不算周家村对標的位置。

像是解放前的时候,周家村的人挖野菜,就不能到山坡那去。

要是去了,那就惹了南方那边的村子,打架是肯定的。

大家要爭的並不是那点野菜,而是生存空间。

不光是跟隔壁村子爭,也会跟湖对面的村子爭。

打生打死,几百年就这样下来了。

周远光著个膀子,跟著村里的人,正在搬运著汛期时从上游衝下来的石头。

大人两人一组,或者四人一组,或搭或抬,都是搬运著湖滩上的石块。

周远只是跟过来混日子的,毕竟他年龄就这点,还不到正式干活的年岁。

工作组一声號召,周家村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是自带傢伙,跑到元宝湖土山附近干起了建鸭棚的活。

这不是大家思想素质都那么高了,而是真的有好处。

按照工作组说的,成年劳动力,干一天活,到秋粮入库的时候,直接按多少份额抵公粮。

而像是周远这些年纪不到的,是算在志愿者这边。

虽然实际好处没有,但隱性好处却是不少。

当然,有没有小年轻相信也是两说的事情。

反正周家村跟周远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都是扛著竹槓,扁担啥的,志愿过来干活。

同样的石块,大人一天搬运十多块,周远他们年纪小,大不了干个几块。

“哎,大伢,咱们为啥要过来受这个苦啊?”跟周远询问的是同样姓周的本家兄弟,改名后叫周解放,原名好像是叫狗蛋啥的,比周远年长三岁。

两家关係还行,据说周老四看到他爹喊声大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