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4年,4月。
休整半年之久的白宙决定出兵征討董卓。
为了一举消灭董卓,白宙调集八万兵力,四十艘宝船,从黄河入海口走水路抵达河东郡。
登岸后步行赶往函谷关。
在白宙调兵遣將的同时,李儒派出的暗探听闻消息,將之传递给了李儒。
李儒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
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终於发生了。
虽说半年前白宙带兵攻克汉中郡后,李儒心中就有些不安,但自从白宙回师,一休整就是数月时间,李儒的心才逐渐安稳下来。
为了防止白宙出兵討伐,李儒未经董卓同意,趁年节派遣使者去拜访白宙。
李儒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两方以函谷关为界,停战止戈,结盟修好。
在白宙看来,李儒简直是痴心妄想,他占据了碾压的优势,怎会浪费这大好的时机。
而且,大一统是每个帝王的终极目標,李儒的做法与羞辱白宙无异。
白宙的回应也很简单,直接命人將使者斩首,再送还给李儒。
白宙此举虽有违“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却清晰地表明了態度。
一山不容二虎,两国之间只有一方能活下来。
李儒无奈之下,也只能加紧练兵,整军备战。
如今听到白宙带兵来攻的消息,李儒震惊之余也不免紧张起来。
別人不知晓白宙军队的战力,他可是一清二楚。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很久之前,李儒就將白宙作为假想敌,派出很多暗探去打听白宙军队的消息。
隨著对夏军的深入了解,李儒的心也愈发沉重。
不算普通的郡兵,单论精兵的数量,白宙麾下便拥有三十余万。
这还不包括往生军、玄甲军、先登死士、陷阵营等等特种军队。
而且,白宙的地盘不止大汉的十一州,还包含整个辽东半岛和传说中的东夷岛。
將这些消息匯集在一起,白宙在李儒心中就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形象。
但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是李儒为人臣子的本分,他还是想尽全力去抵抗白宙。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然此举需得到董卓的支持,否则单他一人,绝对守不住函谷关。
想到此处,李儒遂即进宫寻董卓议事。
不出意外,董卓正在饮酒作乐,听曲赏舞。
李儒强忍下心中的不喜,快步走到董卓身边,大声说道。
“陛下,大武已至生死存亡之刻!”
此时董卓並不知晓白宙来攻,心情很是不错。
“文优,莫要危言耸听,到底发生了何事?”
前一段时间,李儒时常以大武將危为由,劝諫董卓发奋图强。
刚开始还略有成效,董卓破天荒的理政数日。
后来董卓发现事情並不像李儒说的那般严重,便再次颓废下去。
此后李儒多次重复使用此招,董卓也逐渐適应,不再重视李儒的危言耸听之语。
“此事是真的!”
李儒神色焦急地將白宙带兵来攻的消息告知董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