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江叶的智能轮椅在山区封神!成为了腿脚不便学生们的救赎之光!
“不常吃的,今天孩子过生日,所以才吃一次。”
王细荣用愧疚和心疼的语气说出这番话,而一旁的李德华听了后愣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
此时此刻,李德华才意识到,自己口中的垃圾食品,居然是贫困山区孩子们只有在生日这天,
才会难得吃上一次的“美味佳肴”。
而自己,居然还用居高临下的態度,告诉他们泡麵没有营养,是垃圾食品!
谁不知道泡麵是垃圾食品呢?
但是,在这种地区,泡麵就已经是孩子们能吃到的最美味的食品了。
在这大凉山山区,这儿交通不便,货物运输不上来,里面的农副產品也送不出去。
想要买东西,得跨越几十里的山路!极其麻烦,在山区中,能吃到泡麵,就已经是很多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了。
此时的刘小华趴在地上,用脏兮兮的手拿著筷子,脸上露出幸福而期待的表情。
这还是李德华第一次见到刘小华露出如此童真的模样。
李德华第一次见过刘小华並且和他交谈的时候,就被这个不到14岁的孩子给震惊了。
虽然刘小华年纪不大,但是却异常成熟,他稚嫩的脸庞早就看不出任何童真,开口闭口只有对“生活不易”的感慨,以及对母亲辛苦持家的心疼。
李德华有些惊讶,仿佛面前跟自己聊天的刘小华並不是一个还没成年的孩子,而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第一次有了具象化。
要知道,李德华十三四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只知道看动画片傻乐的小屁孩呢,
而今天,母亲为他煮的一顿泡麵,唤醒了刘小华本应该在他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
几分钟后,泡麵泡好了,刘小华咽了咽口水,但是还是把第一口给了母亲。
王细荣一开始並不吃,但是在刘小华的坚持下,才勉强吃了一口。
泡麵对城市里的人来说,是吃腻了的东西,只有在忙的没时间吃饭的时候,才会选择用泡麵对付一口。
可是,就是李德华吃的想吐的泡麵,却成为了刘小华母子二人最难得的美味佳肴。
刘小华和母亲一人一口,把泡麵分食了,最后,刘小华喝乾净了泡麵的最后一口汤。
至此,刘小华的生日算是过去了。
看完了这一幕,李德华大为震撼!一个178的大男人,居然忍不住偷偷落泪了。
他把身上仅有的600多块钱全部掏了出来,偷偷的塞在了刘小华的被褥下。
虽然这笔钱不多,但是却能短时间內改善他们一家的生活。
李德华知道,想帮助刘小华一家,乃至整个刘家湾村的所有贫困户们的唯一方法,就是拍出震撼人心的纪录片!
让全社会能够关注到这儿,呼吁全社会给予这儿的人更多的帮助。
李德华在刘小华家住下来后,就开始思索纪录片的切入点!
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小说,亦或者是纪录片。
切入点极为重要!
特別是记录山区生活的纪录片,切入点一定要抓人眼球,令人震撼!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社会对山区的同情和关注。
李德华想了许久,终於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那就是上学!
毕竟“入学”这个话题和所有人都息息相关,也更能引起网友们的情绪和关注。
其实让刘小华上学,也一直都是王细荣心里最大的心事。
之前说了。
刘小华腿脚不便,而学校又是在山下的镇子上,虽然不算远,只有五六公里,但是这对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来说,简直是一条天路!!
李德华第一次见到刘小华的时候,其实是被他嚇了一跳的。
第一次见刘小华,那个时候他是“爬著”出来跟李德华打招呼的。
因为腿脚不便,所以刘小华只能通过爬行来移动。
山区不像城市,家里有人残障人士还会特意分出一个人来照顾他。
在山区,人是最宝贵的劳动力,如果王细荣每天只是照顾刘小华,背著他去这儿去那儿。
那过不了多久,刘小华一家估计就要被饿死了。
所以,让残疾的儿子自己在地上爬行移动,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平时日常生活是让刘小华自己“爬行”,如果要去哪儿的话就是王细荣背著儿子去,只是不能做到24小时隨身照顾。
刘小华维持这样的生活很久很久了,他的胸口绑著一块布,这样他在爬行的时候能减少地面对胸口皮肤的摩擦。
常年的“爬行”生活,让刘小华稚嫩的双手摸出老茧,看上去就像三四十岁工地工人的手一样,他的脸上黑的,不知是被晒得还是因为脏的。
就刘小华这样的移动方式,你指望著他自己去学校?
压根就不现实。
刘小华早就到了读书的年龄,但是因为腿脚不便,就一直拖著。
前段时间,王细荣知道拖不下去了,必须得送儿子去上学。
因为刘小华身体残疾,如果有一天自己去世了,刘小华有能力照顾自己吗?有能力生存下去吗?
只有读书!
才能跨越这座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刘小华腿脚不便,这就相当於是上天把刘小华改命的桥樑折断!只能让刘小华永远被困在这个贫困的泥潭中!
为了儿子的未来,这段时间王细荣每天早上背著儿子上学,下午去学校背著儿子回家,
虽然会累点,虽然一天会耽误三四个小时,虽然王细荣有时候会累到腰抽筋,但是!王细荣却非常安心。
因为她知道,这是儿子改命的唯一机会了。
看到母亲每天背著自己送自己上学,刘小华心疼母亲,但是他也知道,这是母亲用自己的双腿,接上了刘小华改变命运的桥樑。
他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
爭取早一天能离开这个地方,
所以这段时间。
李德华一直在拍摄王细荣送儿子上学的片段。
早上四点半,王细荣就起床了,收拾了家里后,大概五点出头就背著儿子上学。
等到了学校,正好六点半点!
回家的时候因为不用背人,所以会快点,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家,经常干农活,干粗活的人手脚快,五公里的路程咱们就算是用跑的,也得跑四十多分钟,但王细荣一个小时就能走回来。
到了下午王细荣忙完农活后,就马不停蹄的去学校接刘小华。
可是农活有时候会忙到很晚,有一次王细荣將近晚上七点才出发,到了学校就八点多了。
那个时候学校已经关灯,只留下刘小华一个人坐在学校门口等待著。
哪怕刘小华每次放学都要等待妈妈好几个小时,但是他从没有怨言。
因为刘小华知道,妈妈为了让他上学,身体已经是超负荷运行了,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埋怨呢?
反而是王细荣,每次晚点接刘小华的时候,看著刘小华一个人坐在校门口写作业的场景,她都要偷偷的哭一会。
心疼!
无奈。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
王细荣擦乾眼泪,脸上重新换上笑容去接儿子。
而这时,李德华就在一旁拍摄记录著,他看到王细荣偷偷落泪的时候,这个大男人也忍不住湿润了眼睛。
但是,他不能有任何动作,因为纪录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要真实!
拍摄者是不允许干扰镜头下人们的生活的就这样,在李德华的记录下,拍摄了王细荣背著儿子上学五天的內容。
这五天里,有大晴天,也有下雨天。
到了下雨天,山路泥泞不已,王细荣背著儿子的时候,还不小心摔了一跤,见此李德华也顾不上所谓的真实性了,直接放下了摄像机,帮著王细荣背上了刘小华。
不过李德华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在,可以这样帮助他们。
但是自己回去后,谁来帮助他们呢?
所以,李德华萌生了给刘小华买一件轮椅的想法。
这样一来,就算王细荣每天送儿子上学,也能省力很多。
李德华在网上看了很多,而一件“智能轮椅”吸引了李德华的目光。
这款智能轮椅名字叫【华腾健步x100】,价格出奇的便宜,居然只要299元!
而且,还带爬坡功能,还带山地模式!
这很快吸引了李德华的好奇,他虽然不知道智能轮椅的市场价,但是他感觉这个价格也便宜的有些离谱。
真的这么便宜?
这段时间,李德华一直在刘家湾村进行拍摄工作,这儿信號也不太好,所以压根没多少时间上网,因此李德华並不知道江叶的故事。
之后,李德华去网上搜索了一下【华腾科技】,立马跳出来了很多关於江叶的热搜。
在粗略的看过一遍后,李德华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