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沦陷,天下物议不断沸腾,朝廷迫於压力,选择了先从內地郡发兵。
本来这也没什么问题,朝廷的调令在正月时,就发给了处於內陆的华元、章水、函郸三郡。
让其集结兵马,隨时准备出征。
二月十三日,三郡集结九万兵马,同五万远道而来的王都禁军,共计十四万兵马,一同北上,准备收復河西郡。
“这才不到十天,十四万人马怎么会败呢?”
听到这里时,就有人忍不住开口问道。
“並没有全败,而是败了一路半。”
宇文御解释道:“由於兵马数量过多,队伍庞大,不便指挥,主帅李光牧安排大军兵分三路,向河西郡城集结。”
“其中左路军行至河西郡內的忻城时,从前线得知了北蛮大军正在劫掠诸城,抓捕奴僕,看架势准备退回草原。”
“左路军主將王菹之,心起贪念,不顾士卒疲惫急速行军,意图率先收復河西郡城,结果在半途遭到北蛮大军埋伏。”
说到这里,宇文御突然嘆了口气,才继续说道:“左路军大败,主將王菹之身死,五万兵卒一朝覆没,十不存一!”
听到这里时,眾人都有些无语。
面对倍於己的敌人,还敢疲劳行军,贸然急行,这王菹之胆子可真大。
“左路军大败后,北蛮单于冒乎图並没有撤军,反而率领大军继续南下,绕过其余两路平蛮大军的围堵。”
“向南边进攻,如今已攻破了兵力空虚的华元郡,但其並没有选择停留,反而一路南下,兵锋竟然直达涂关!”
说到这里时,堂內眾將都已经瞠目结舌。
涂关是什么地方?那是京畿重地,王都藩篱。
北蛮大军能摸到涂关,相当於直接打穿了小半个魏国!
“怎么会如此!会不会是误传?”
听到这里,堂下的罗平边再也绷不住,直接质疑起了消息的准確性。
“这是勤王詔书,上面印有王璽。”宇文御摇摇头道。
刚开始听闻这个消息,他的第一反应也是怀疑误传。
但魏王玉璽的印记宇文御见过,詔书上的细节也没有什么问题。
可如果信息没问题,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之前提到过,魏国是一个分封和郡县共存的国度。
魏国的国土如果按內外划分,可以分为边郡、藩属和內郡、以及中心的王都。
河西郡和北地郡就属於边郡,河西郡这种边郡沦陷虽然稀少,但以前並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无论是剑岭军还是朝堂,都不怎么慌张。
甚至愿意顶著民间物议,等到来年开春再发兵收復。
可华元郡沦陷,蛮军还能一路打到京畿重地的涂关?
这种事情从魏国开国到现在,眾人听都没听过。
“信国公和白马侯呢?”
这时,堂下的另一位校尉出声问道:“我记得信国公和白马侯的藩郡,不是都和华元郡接壤且相对靠后吗?”
“按道理说,他们的军队应该能赶在蛮军南下涂关之前,截住对方。”
“再不济也能守住涂关,爭取从其他藩郡调兵的时间,怎么会让边军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