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曹操这个提议非常不错。
他这个回答既没有落了自己的面子,而且还能够得到参谋这样一个不错的位置。
在婉拒了盟主之位的情况下,完全没有人会拒绝他成为参谋。
而且他所说的,自己对於董卓军有所了解,也让眾人更加赞同这个提议。
毕竟有情报,大家的损失也能够更小一些。
“好既然如此,那孟德你就做我军参谋吧。”
“正好,你为了献刀,曾在董卓手底下做事,对其部署更为了解。”
袁绍开口,眾人自然没有人不同意,哪怕是和袁绍不对付的袁术也没有拒绝这个提议。
曹操因为刺董还有带来討董詔的原因,虽然实力不是很强,却有著很大的名声。
用参谋这个位置安置他再合適不过了。
“既如此,盟主之位不如便由本初你来做如何?”
曹操得到参谋的位置,此时也是顺势开口。
在场眾人,能够爭夺盟主之位的人选也就是二袁。
曹操自然不可能提议让袁术来做盟主,所以主动提出让袁绍做盟主是最好的选择。
曹操和袁绍的关係本来就好,这样一来,无疑更为拉近两人的关係。
或许这么一来,就连粮草的问题,袁绍都会帮他解决了。
果然,听到曹操的提议,袁绍脸色一喜,虽然只是眨眼消失,却也被曹操关注到。
而袁术这边却是脸色一变,急忙对著几个和自己关係好的诸侯使了使眼色。
孙坚作为袁术麾下的头號打手,立刻站了出来反驳曹操。
只是相较於袁术,眾诸侯还是对於袁绍更加有好感。
在二袁相爭的时候,这些中立的诸侯態度还是选择了偏向袁绍。
没过多久,盟主之位很快定了下来。
袁绍成为了盟主,袁术成为了督粮官。
可以说,十八路诸侯,最重要的两个位置已经被袁家牢牢占据。
盟主发號施令,督粮官则是决定著军队的生死。
只是很可惜,二袁之间的裂缝太大了。
已经不是用貌合神离可以表达的,两人之间的爭斗那是完全摆在明面上。
“报!”
就在这时。
门外一名负责巡逻的士兵跑来。
“稟盟主,帐外来了三名大汉,为首的一人自称是皇室后裔,汉室宗亲,说是来匯军。”
“汉室宗亲?是哪一脉的人?姓甚名谁?带兵几何?”
袁绍抬起头,不由皱了皱眉。
汉室传承数百年,其中可以称为汉室宗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在这个时期,世家们还有皇室已经形成了统一的默契。
三代之外,且已经没落的皇亲贵族不可在外自称汉室宗亲。
宗亲太多了,要是谁都来一句汉室宗亲,那天底下岂不是要大乱?
毕竟皇室名头一旦搬出来,那就不能轻易对待了。
也不知道来人是谁,若是有点实力的豪强还好说。
要是一些想要来联军混吃等死的泼皮无赖,那袁绍脸都要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