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他愿意日夜值守,不然兵权交出必不可免。
“鲜于將军莫怪,非常时期,非常行事。”
“汝可放心,我本次来幽州,只为了驱除乌桓,到时候你我驱逐乌桓,鲜卑族依旧可以如同以往一般在幽州定居。”
鲜卑已经和汉族通婚好长时间,鲜于辅又是相较主张和汉族共处的將领。
比起其他异族將领,曹晏对对方自然比其他人多出几分亲近。
“如此,那便託付將军了。”鲜于辅点点头。
他也回想到了这件事情,以如今曹操的实力。
只要他们能够守下代郡,那袁绍大概率会失败。
这么看来,提前和曹晏交好,对於他们这支幽州鲜卑一脉大有好处。
虽然交给了曹晏一万人,但如果能打贏,带来的好处只会更多。
体验过在內地的安稳生活,他可不想进入北方的草原回归游牧民族的生活。
曹晏將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另一边的袁绍也已经发起攻击。
乌泱泱的大军开始攻城。
这可不是当初的黄巾军或者黑山军。
这是真正的大军围城,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正规军。
双方刚一交手,曹晏便已经能够感觉得到防守的压力。
敌军一波接著一波,人数虽多,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完全不似黄巾军和黑山军那般混乱的所有人一股脑往城墙上冲。
曹休,赵云,严安三人各自把守一面城墙,抵御著袁绍军的围攻。
代郡的地理位置相较四通八达,然袁绍却没有围住所有城墙,而是採取了为三缺一的方式。
这种进攻方式虽然老套,但无疑是最有效的进攻方式。
將自身主力全部用於攻伐东,西,南三面城墙,唯独空出北面。
如此一来,像是那些並未经过长期训练的新兵,还有那些刚刚收服的降卒,便会无心战斗,想著能从北城门逃出。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如今留有余地,谁也不想第一个死去,都想著能够逃出生天。
而且围三缺一的优势还不止於此。
虽然袁绍现在进攻的只有三面城墙,但实际上,曹晏真的敢不派人把守北门吗?
那显然不可能。
如果北门没有布置足够兵力,万一袁绍突发奇想,派一支奇兵进攻北门,那岂不是將北城门拱手让袁绍?
如此一来,曹晏虽然需要应对的只有三面城墙,但实际上他却需要將兵马分为四个部分。
北城门虽然可以少派一些人,但这无疑也消耗了曹晏的一部分兵马。
而且还不止如此。
北门没有被攻,这就代表著,谁负责守北门,大概率就是安全的。
这么一来,军中將士,大多都想著要前往北门把守。
不过好在,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
袁绍围三缺一为曹晏带来了不少麻烦,可別忘了,曹晏手底下最精锐的队伍是什么。
他手中大部分兵马都是骑兵,在这种守城战几乎派不上用场。
除非是城门快失守,不然任何一位统领都不会让骑兵离开战马,上城墙防守。
而围三缺一却刚好为曹晏提供了这个条件。
他可以將自己手底下的骑兵派到北城门防守。
如此,骑兵不至於无事可做,其他士兵也能全力调度把守其他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