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学年结束  EVE星图破晓:从军校到星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m.92yanqing.com

“大神,你真得寒假都不回去?”

和杨辰交好的同班同学,郑飞光在图书馆找到了正在看书的杨辰,依旧有些不死心地问了句。

杨辰抬起头,笑著,摇了摇头,对於他来说,在哪都无所谓。

郑飞光继续追问:“大神,我看你这几天一直在啃核聚变工程的书,是真打算往这方向深挖了?”

杨辰一边翻动著手里的书页一边回答:“嗯,可控核聚变是能源革命的钥匙,现在实验堆刚有突破,但离实用化还有不少瓶颈。”

飞光听到杨辰的回答,薅著自己的头髮,闷著头,在杨辰看书的桌前又来回走了两圈,然后,咬了咬牙,不走了。一屁股坐到了杨辰旁边的位置。

杨辰这儿都本系断层第一了,都还在这儿狠狠的卷,他这个前三都稳不住的,实在是有点怕了。

这要是鬆懈一下,可得了。

“可这领域涉及等离子体物理、超导材料……咱本科生能掺和进去吗?”

“先吃透基础理论。这本笔记里整理了托卡马克的磁约束模型和能量平衡方程,你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开始。”

杨辰笑了笑,从身前书柜上抽了本书出来递给了郑飞光。

“谢谢大神。”

郑飞光接过,然后就如同报仇雪恨般,狠狠拿著书学了起来。

而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杨辰这『不正之风』的影响。

事实上,不只是郑飞光,整个年级的学生,

在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二个寒假,超过一半的人都选择了留校。

这些之前基本没有感受过压力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反而久违的体会了一下。

这对杨辰倒是没有什么影响。

他的目標是很確定的,利用学习的知识解锁脑海中系统的知识。

就目前掌握的知识来解锁系统中可控核聚变知识,远远不够。

而杨辰的整个学习过程,也不光是涉及到物理专业,可控核聚变需要的知识不像电磁、材料学那么单一,需要很多杨辰打造出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知识框架。

当王教授的加密邮件发来east装置连续运行的数据包时,杨辰正在推导超导线圈的洛伦兹力分布方程。屏幕里闪烁的0.3%形变率,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名字將永远烙在人类能源史的拐点上。

时间,就在充实的状態下快速流逝。

一个月,寒假结束,国防科技大学重新开学。

七月份第二学年结束,並进行了一次较为正式的考核,没有任何例外的。杨辰断档第一。

凡是杨辰学习了的科目,基本都在满分和接近满分的位置。看得刚拿到成绩单的林教授等人一时都说出话来。

满分不奇怪,但杨辰学习的进度太快了,涉及到的科目也过於杂了。杨辰又一次展现出了夸张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学年结束之后。学生的学习將进入另一种模式。

没有什么別的情况的话,这一届的教学架构在第二学年末迎来转变。

学校的教务系统將所有人的课程状態切换为“自主研究模式”,原本排列著不同学科课程的电子课表,变成了动態更新的学术资源矩阵——包含多个跨学科实验室的实时设备空置率、多个国家级项目的开放子课题列表。

以及根据个人学习歷史生成的文献推送算法。

然后继续深入学习,朝著所学领域目前已经积累的知识的边界靠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