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大夏最新的实验堆的架构图纸他在恶补相关知识的时候也了解过。
大夏的实验堆托卡马克结构大小与这个框架不说一模一样吧。
但两者还真就没什么关係,除了都有点像甜甜圈。
“这是我在实验堆搭建的时候去参观east托卡马克的时候產生的一些想法。”
杨辰一本正经的向郑飞光解释著,他总不能告诉郑飞光这是我从我的系统里兑换的聚变反应堆的框架结构吧。
“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做?”郑飞光疑惑的问道。
“等我把数据调整完毕,再接通电源测试一下这个装置是否稳定运行。”
“好吧,杨哥你需要多久?”
“两个小时左右吧。”杨辰回答道。
“那好吧,快晚上饭点了,杨哥你先忙著,我去学校食堂把咱俩晚饭打回来。”
郑飞光看著在电脑前继续工作的杨辰转身离开了实验室。
杨辰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速移动,仿佛早已演练过千百次。
盖伦特联邦的聚变堆设计图在他脑中清晰展开,每一个参数调整都如呼吸般自然。
-----------------
郑飞光拎著两个铝製餐盒撞开实验室门时。
被杨辰调试的差不多的环形装置的电子屏正上正在滚动著密密麻麻的代码。
“杨哥!炊事班今天有酱爆魷鱼!”郑飞光的脚步在地面踩得咚咚作响,手里的餐盒盖也被震得哐当作响。
“先把西象限的磁軛支架固定。”杨辰头也不抬地调试著电脑屏幕中的参数。
“你上次用的三號螺栓扭矩不足。”
郑飞光把餐盒往空閒的试验台上一搁,对著正在调试参数的杨辰阳光一笑。
“这不等著您指导嘛!”
他故意拖长的语调在实验室迴荡。
“您看这组数据——“沾著油渍的指尖戳向电子屏,“等离子体湍流模擬比我毕业论文还复杂十倍!”
“因为你在用欧拉方程计算磁流体。”杨辰突然抓住他手腕,將屏幕旋转15度,“看这个涡旋结构,该用拉格朗日描述更直观。”
郑飞光怔怔望著被圈出的数据点,双手在操作台按出油印:“敢情我这三天白算了?”
突然又咧嘴笑开,“得亏跟著杨哥!”他转身拧紧支架螺栓的动作比拆枪还利落。
环形装置在实验室灯光下的反光映在他困惑的眉眼间,“杨哥你之前提过托卡马克的布局......”
郑飞光的手摩挲著装置表面,金属摩擦声里带著一些迷惑和迟疑。
“按你给的参观笔记,托卡马克的环向场线圈间距应该更大?”
杨辰调试量子探头的动作微滯。
玻璃镜片倒映出实验室惨白的灯光,记忆闪回三个月前——王教授带他穿过east层层防护门时,指尖点在观测窗上的那抹雾气:“当时我在观测台记下的参数......”
他调出加密文档,三维模型在电子屏上旋转出橄欖形光团,“传统架构需要牺牲紧凑性换取稳定性。”
杨辰將手里的加密文档归档,转身向郑飞光的方向走去。
“好了,先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