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
烛光实验室三人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强压下的振奋和期待。
杨辰赶忙点头。
“感谢李老师的指导,我们这边隨时准备好进一步的沟通。”
李卫国微微頷首,终於转身。
和同行的专家一同离开了烛光实验室,杨辰、郑飞光和周瑶三人赶忙送他们出去。
片刻后,实验室內只剩下三人。
郑飞光声音颤抖的询问道。
“月亮?火..火星?”
“杨哥、周学姐,你们听到了么,不会是做梦吧。”
周瑶抿抿嘴,但是眼镜后的双眼亮的惊人,她深吸一口气后。
“听到了,飞光。”
“李老师最后那几句应该不是客套话。”
“航天五院应该是真的有月球和火星的明確指向深空探测的硬需求。”
杨辰则站在实验室的中央。
脑海中想起李卫国临走之前的那一眼,还有那一句能在严苛环境下持久工作。
“嗯,李老师的话,的確是一个方向,也契合我们研发的离子推进器。”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第一,信息同步,儘快將整个评估过程和专家意见,尤其是李老师最后的表態。”
“整理出一份简报,然后呈给葛教授,让老师第一时间知晓进展。”
杨辰陷入思考停顿了下。
“另外备份一份,作为军方交流会的背景补充资料。”
“这一份不用写太详细,稍稍表达出航五有这个意向就可以。”
“毕竟我们找林教授帮忙的核心目的,也是希望离子推进器能找到用武之地。”
周瑶点头。
“明白。”
“我马上梳理今天的所有问题和回答记录,形成简报。”
她说完之后,快步走向自己的电脑准备开始工作。
杨辰叮嘱完周瑶后,將目光看向郑飞光。
“第二,对航五的需求深挖,飞光。”
郑飞光听见杨辰叫自己的名字,身体站直。
“在,杨哥。”
“李老师提到了月球和火星,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离子推进器需要在不同引力、大气、轨道转移、姿態调整、长续航.....”
郑飞光立即接过话茬。
“也意味著对推进器適应性的更高要求。”
“我们需要模擬火星稀薄大气条件下的喷射效率。”
“月尘环境下的防护,长时间深空低温下的运行稳定性。”
杨辰点头认同郑飞光的回答,继续说道。
“没错,我们的原型机是基於实验室环境测试优化的。”
“现在目標场景明確,你辛苦一下,基於专家评估中可能涉及的方向。”
“匯总出一个我们当前需要加强的深空任务適应性测试项预研清单。”
“列出方向和关键,方便我们后续针对性调整研究和演示重点。”
郑飞光闻言双拳紧握,仿佛已经看到离子推进器推著太空飞行器在深空中工作的景象。
“没问题,我这就去查资料、理思路,保证完成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