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实验室首次参与交流会並未引起什么波澜。
杨辰和郑飞光默默收拾好带来的模型和资料后,返回国防科技大学。
回学校的路上,郑飞光有些失落。
“他们好像没太当回事。”
杨辰嘆了口气,安慰郑飞光。
“正常,他们看过的技术太多了,不会轻易表態。”
“但至少有人注意到了我们研发的离子推进器不是么。”
郑飞光点点头,重新打起精神。
“那接下来呢?”
杨辰看著远处的风景。
“先回去整理和周瑶整理航五的需求吧,如果我们研发的技术真的引起他们的注意。”
“等等吧,会来找我们的。”
-----------------
军方交流会这边,等所有的参会人员纷纷离场之后。
那个被烛光实验室研发的技术引起兴趣的男人,此刻正坐在基地內的一间会议室內。
他叫魏晓东,隶属於军方后勤装备部门和军事科学院。
会议室內坐著同样一群身穿军装的人,分属不同的部门,但此刻却共同翻阅著交流会上的技术资料,进行討论。
魏晓东在投影中播放到离子推进器这一技术的时候。
起身来到投影幕布前。
在场的其他人因为本次交流会中涌现的技术过多,並没有过多关注烛光实验室的离子推进器技术。
只有魏晓东被这项技术引起注意力。
他此刻站在幕布前,指著投影中的离子推进器模型。
“这个技术虽然展示方式简单,但根据他们的讲述,原理很扎实。”
“並且,他们提到的续航问题,恰好可以解决我们一些大型设备的痛点。”
坐在首位的一名年长者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
“你確定不是实验室里的理想化数据?”
“我记得去年有个项目,说的天乱坠,结果实测的时候连一半性能都没达到。”
魏晓东站在幕布前,看向说话的年长者。
“这次不一样,我也知道您说的那个项目。”
“注意到这项目的时候,我去查了他们的背景。”
魏晓东语气一顿,摊摊手。
“这个技术的研发者,是国防科技大学內的一个叫烛光实验室的地方。”
“实验室內现在有三名科研工作者。”
“一个叫周瑶,是国內火箭动力领域葛淑芬葛老的学生。”
“一个叫郑飞光,是国防科技大学的在校生。”
“一个叫杨辰,他是国內轻武器领路林擎的学生,其他的.......”
年长者將眼镜重新戴上,听见魏晓东的沉默,不解的询问道。
“怎么了?这个杨辰,有什么问题么?”
魏晓东无奈的笑了一下。
“没什么,这个杨辰我在查他的档案的时候,以我们部门的权限,只在军方的加密资料库查到他的一部分资料。”
“並且很快我就接到了国安打来的电话,询问接触档案的缘由。”
年长者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一样,面色一怔。
“这个杨辰是什么背景,连国安都在时刻关注他。”
紧接著他又摆摆手,继续道。
“算了,不要再讲杨辰的事情了,我们都是组织內的人,更要遵守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