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
来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这句略带旖旎,让唐小苏的脸颊又微微发烫。
唐小苏嗔了一句,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兴奋起来。
她咬著嘴唇,冥思苦想,过了好一会儿,才不太確定地说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的《出塞》。
“对!”李成打了个响指。
“到我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的《枫桥夜泊》。
唐小苏:“……”
她发现,李成不仅对答如流,而且引用的诗句意境各不相同,从豪迈到婉约,从思乡到边塞,信手拈来,毫无滯涩。
这哪里是“略懂”?这简直是行走的诗词库啊!
“哥,你……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诗词啊?”唐小苏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大眼睛里充满了惊讶和崇拜。
她感觉自己之前对李成的了解,好像只是冰山一角。
李成看著她亮晶晶的,几乎能放出光来的眸子,不禁失笑。
“也就是平时看得杂一些,没什么特別的诀窍。”李成谦虚了一句,但眼角的笑意却出卖了他內心的那么一点点小得意。
唐小苏却不这么认为,她托著腮,一双亮晶晶的眸子一眨不眨地盯著李成,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崇拜。
李成哥不仅懂这么多诗词,人长得也精神,身上那肌肉……唐小苏的脸颊又有些发烫。
她想起白天在景区爬上爬下的时候,李成哥背著包,拎著水,健步如飞,体力好得惊人。
再联想到那天两人在大排档,他挺身而出时的身影……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第一次在清吧喝酒时的场景。
那时候,她就曾冒出一个荒唐又大胆的念头:如果李成哥是自己的男朋友,会怎么样?
“背诗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理解诗词背后的意境、情感,还有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境。”
李成侃侃而谈。
唐小苏拿起桌上剩下的半瓶啤酒,“咕咚”灌了一大口,脸颊上的红晕更深了,眼神也开始有些迷离。
“李成哥,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她打了个小小的酒嗝,带著几分醉意和困扰说道。
“可有时候,我很多时候就是get不到那些古人的点啊!感觉跟我们现在的想法,频道对不上!”
小姑娘说完,还用力晃了晃脑袋。
李成看著她醉眼朦朧的样子,心里暗道:这丫头酒量不行啊,几口啤酒就上头了。
等会儿还是下去再开一间房吧,毕竟一个醉醺醺的小姑娘,自己一个大男人,很容易出意外。
就在李成暗自盘算的时候,唐小苏突然从地毯上站了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沙发旁。
李成刚想问她要不要喝水,忽然感觉后背一暖,一双柔软的手臂从身后环住了他的腰。
女孩儿的脸颊贴在他的背上,温热的呼吸隔著薄薄的t恤传来,带著啤酒的微醺和少女特有的香气。
“李成哥……”唐小苏的声音带著浓浓的鼻音,糯糯的,像是在撒娇。
“到底该怎么理解,你教教我嘛~”
“就比如说,你刚才说的那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我不是很懂哎……”
李成身体一僵。
少女醉后的呢喃,带著刻意又懵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