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茜茜的疑问,同样是田曦微她们心里的困惑。
林辰平素给人的印象,就属於標准的安全型。
可稍微了解他后,发现他不习惯於依赖他人,这就很符合疏离型的一大特徵。
然而,林辰並非完全拒绝与人建立亲密关係,坚持独立和自给自足。
另外,他隱约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这一点又与恐惧型不谋而合。
但把他归到恐惧型吧,他对待孤儿院的家人似乎又没那种顾虑。
就感觉这三种类型,林辰哪个都沾点,却又都不完全吻合!
“按照现在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我们可以在两个依恋维度的基础上,区分这四种依恋类型。”
林辰竖起两根手指道:“这两个维度,分別是迴避亲密和忧虑被弃。”
套入四种依恋类型里,痴迷型就属於忧虑被弃,但不迴避亲密。
疏离型则相反,他们不忧虑被弃,却迴避亲密。
恐惧型的人则两者兼而有之,在亲密关係中坐立不安,又担心亲密关係不能长久。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依恋维度是能由低到高连续变化的。”
林辰拿起小黑板,在上面画了两个双向箭头组成的十字型双维度图。
“这四种依恋类型,放在这个图里,看似涇渭分明,是不会重叠的分离类別。
但事实上,如果有人在迴避亲密和忧虑被弃两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中等水平,套用上述任何一种依恋类型都是不適合的。”
人类的复杂性,便体现在这。
只要你愿意,完全能够將人类无限细分至每一个独立个体。
“所以,最近的依恋研究不再简单地把人分成安全、痴迷、恐惧、疏离四种类型,而是给出他在忧虑和迴避两个维度中的相对位置。”
结合林辰手上的双维度图,几人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意思。
“懂了,就好比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標系,把x轴和y轴的数字结合起来,就能精確地定位到坐標系上的任一位置。”田曦微恍然大悟道。
“简而言之,这四种依恋类型並非没有任何共同点的对立类別,而是用来称呼不同忧虑和迴避分数组合的简易標籤!”陈嘟灵的总结则更加严谨。
刘茜茜双手轻揉了下太阳穴,竭力消化著林辰所传授的知识。
倏地,她发现了一个崭新的角度。
“林辰,婴儿生下来就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安安静静,有的闹腾好动,照料起来的难度差別极大。这是不是能佐证,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受到基因影响?”
眾人稍加琢磨,发现刘茜茜这话还挺有道理。
“茜茜,你说对了,依恋类型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个体与生俱来的特质影响。”林辰赞同道。
“后面又是『然而』、『但是』,对吧?”刘茜茜表示已经习惯了。
林辰闻言,朗声笑道:“然而,这种先天影响並非决定性的,个体的经验在塑造之后的依恋关係上起著更大的作用。
我之前强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原因就在於父母家人往往是孩子所学习的第一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