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顺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中年人站在一个带轮的大木箱旁,木箱上面盖著厚厚的被,箱子上写著“北冰洋冰棍”几个字。
木箱周围围著三五个半大的孩子,他们拿著皱巴巴的分钱,爭相购买著冰棍。
“想吃?那我们就去买!”
陈安带著两人走到了中年人面前,笑著问道:“同志,这里都有些什么口味的冰棍?”
在这个年代,“同志”是最万能的称呼,无论认不认识,喊一声同志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中年人迅速答道:
“二分钱一支的是老冰棍,三分钱的有香蕉的、苹果的、桔子的、杨梅的、酸梅的;
五分钱的有小豆的、奶油的、红果的、伊拉克枣的。”
“那就拿三个五分钱的。”
陈安一听,立马拍板,就买最贵的,然后低头问陈凡和林惜,“小凡、惜惜,你们两个想要什么口味的?”
“我要奶油的!”陈凡迫不及待地说道。
“我,我要一个红果的。”林惜有些害羞地小声回答。
“同志,给我两个奶油的,一个红果的。这是钱。”陈安拿出一角五分钱递给中年人。
中年人接过钱,迅速从木箱里拿出三个冰棍:
“给,两个奶油的,一个红果的。”
陈安接过冰棍,递给陈凡林惜一人一个,然后自己也揭开包装纸,就站在旁边吃了起来。
在这个纯真的年代,冰棍的滋味仿佛能穿越时光,直接抵达味蕾。
它没有后世那些哨的添加剂和复杂的工艺,却拥有最纯粹的味道——奶香浓郁,冰凉爽口。
夏日炎炎,吃上一口,那甜蜜蜜、凉丝丝的滋味,就如同清泉一般,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於人间仙境,比后世的网红冰淇淋还要过癮!
陈安一边吃著奶油冰棍,一边跟中年商贩交谈:
“同志,您这儿是副食店的流动售卖点?这冰棍生意怎么样?看起来挺受欢迎的。”
这会儿刚好不忙,中年人抬头看了陈安一眼,见他带著孩子,不像是市场管理人员,便放鬆了警惕,坦诚地答道:
“哪里啊,我就是个流动商贩,靠卖冰棍补贴家用。今年三月才办了证,不然副食店不给进货,生意嘛,也就勉强餬口。”
陈安听后,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隨后,他向中年人打了声招呼,便带著两孩子继续向公交车站走去。
不久,三人转了一趟车来到前门公交车站。
又等了十几分钟,一辆上白下红、红白相间的老式公交车缓缓驶来,这也是这个年代的標誌之一。
公交车停在站点,车门一开,陈安三人就上了车。
“上车买票啦,没票的请买票!”售票员见三人上车,赶紧喊道。
陈安让陈凡和林惜先坐下,然后走过去买票:
“到石景多少钱?”
“每人两毛钱。”售票员道。
陈安付了钱,拿到三张车票,便坐了下来。
现在公交车的票价是按照距离来算的,分为5分、1毛、1毛5分和2毛四档,一般4公里內为5分,超过15公里就是全程票价2毛,確实非常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