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啊,这件事老周你们是不是太敏感了?事情处理到现在,我都没有发现有什么人在暗中搞鬼!
不过,你放心,我会再跟踪一段时间。
而且,你刚才也看到了,厂里现在就有一些歪风邪气,整天爭来斗去的,没把全部心思用来搞生產。
我和你父亲,原本还打算向姚书记提议,好好整顿一下这厂里的风气,可惜啊,你父亲突然被调走,我现在也是独木难支。”
陈安闻言,心中也是一阵感慨,他走上前,坐在郑副厂长对面的椅子上,苦笑道:
“郑叔,没人搞鬼最好。这这世道,不谨慎些不行啊。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小心一些不是坏事。
至於厂里的事,你也別太担心,这也不全是你的责任。
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党內无派,千奇百怪,厂里也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这样才能保持厂子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这总比一言堂要好的多。
当然了,如果过於混乱,那就需要有人来引导和协调了。”
郑副厂长听了陈安的话,脸上露出了讚许的笑容:
“你这小子,倒是比我想像的要成熟!这样也好,更能適应现在的形势发展。”
陈安微笑著点了点头:
“郑叔,我这段时间身体恢復得差不多了,我想提前介入工作。
你看能不能给下面车间打个招呼,让我能时不时地去生產车间看看,调研一下生產情况,提前了解一下厂里的设备情况。
这样等山钢的图纸资料到了之后,我能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郑副厂长听后,点了点头:“这个没问题,我等会儿就安排。
既然你打算提前介入工作,那我就把厂里各部门的情况详细给你介绍一下。”
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厂里领导层主要有书记、厂长、总工程师和副厂长。目前总工程师的岗位暂时空缺。
姚书记分管党委办公室、劳资科和保卫科,牢牢掌控著厂里的话语权。
杨厂长则主抓生產经营活动,分管生產科、计財科和供销科。
李副厂长你要小心些,他表面上总是笑眯眯的,但实际上是个笑面虎,分管总务科和后勤科。
而我现在则分管设备科和技术科。”
郑副厂长一边说著,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陈安:
“这是厂里的组织架构和各部门负责人的名单,你拿去好好看看,了解一下。”
陈安接过文件,认真地看了起来。
郑副厂长在一旁默默地观察著陈安,心中暗暗点头:这小子果然是个可造之材!
轧钢厂有2500余名职工,包括干部、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
整个厂下设13个一级科室和车间,其中机关科室9个,生產车间4个,各自承担著不同的职责。
党委办公室是厂里的政治核心,拥有50名职工,主任冯青山,负责党建、干部人事、工会、团委、秘书、宣传、保密工作。
总务科有30人,科长宋海洋,下面有行政股、司机班。
劳资科有20人,科长王明珍,主要负责工人劳资工作。
计財科有30人,科长苏云霞,负责计划管理和財务工作。
生產科是工厂的生產指挥中心,有干部10人,工人90人,科长马胜利,负责生產、调度、安全、仓库工作。
设备科有干部10人,工人140人,科长曾磊,负责维修车间、电力车间、动力车间、制氧站。
技术科有30人,科长黄红波,负责厂里技术和质量工作。以陈安的专业背景和实力,最有可能被分配到这里,暂任副科长一职。
供销科有60人,科长吕大智,负责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的供应以及產品的调拨、运输工作。
后勤科有100人,科长张大山,负责厂里食堂、房管、零星建设、零散採购、厂卫生室、託儿所、幼儿园等工作,为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保卫科有150人,科长刘忠义,负责安全保卫工作,设有六个中队。
其中护厂队为四个中队,分別负责南、东、北三个大门的守卫和厂区巡逻;
经警中队负责厂区治安执法案件。
综合中队,负责公文、档案、后勤、武装及武器弹药保管维护维修工作。
生產部门则是工厂的核心,有四大车间。
其中均热车间有350人、热轧车间有500人、精整车间有350人、锻造车间有500人。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的二级车间,为生產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比如维修车间有60人、电力车间有30人,动力车间有30人、制氧站有20人、质检站有80人、仓库有2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