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卿吶,朕任你为协理京营戎政,你不是说要二十万大军嘛,你去练吧,什么时候练出来了再谈收復辽东。”朱由检笑眯眯地说道。
“陛下!”王在晋急眼了。
“朕乏了,今天的朝会就到此为止吧,退朝!”说完朱由检也不待朝臣反应,直接起身开溜,留下满堂公卿面面相覷。
“元辅,这是为何啊?”王在晋面色有些发白,神情恍然,惨白稀疏的鬍鬚隨著他的嘴唇微微颤抖。
“明初公,放宽心,陛下並非不喜於汝,只是……唉。”黄立极微微嘆息,论资歷王在晋比他还老,他停顿了一下,凑近了耳语道,“只是咱们的陛下似乎无有远志啊,当日停推,初次並未有汝,是陛下驳回再次廷推才將汝选上,就是因为看中汝之稳重啊,汝今日之言陛下如何肯从?!”
王在晋恍然大悟,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黄立极握住了他有些冰冷的手,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
“陛下难道是要捨弃辽东乎?!”一个青衣小官对著好友惊呼道。虽然他压著声音,但是却还是引来了一眾大员的注视,然而眾人只是看了他一眼,却没屈尊与之攀谈,话却听进去了。
青衣小翰林被一眾大佬围观,后背汗都出来了,等大家把注意力挪开以后,他连忙拉上自己的好友混入勛贵队伍溜走了。
勛贵们才不管谁谁经略辽东呢,反正也轮不到他们,武官都是那群文臣爭来爭去,所以在皇帝退朝以后,他们也都第一时间跟著开溜了。吉祥物要有吉祥物的觉悟,早点下朝去勾栏听曲不好吗?
“今上莫非真有弃辽之意?!”有人忍不住开口了。
“昔年高皇帝提剑定中原,成祖五征漠北,何曾以退缩为策?辽东者,京师之咽喉也!建奴据辽阳、屠广寧,若放任其坐大,他日铁骑叩关,居庸关能挡女真劲骑乎?”另外一人皱著眉说道。
“是极,寧远、锦州如利刃出鞘,正插建奴肋下。今其国中大飢,蒙古与朝鲜皆怀二心,此天亡后金之时!若此时退缩,士气一溃,再无復振之日!”兵部的官员附和道。他觉得刚刚王尚书的平辽策很好,即使耗费钱粮颇多,缓一缓便是了,五年平辽可以改成十年平辽的嘛。
“若弃辽东,恐辽士民寒心吶!”辽东道监察御史悲声疾呼,他才是最伤心的一个,他的老家就在辽东,如今却有家难回。听到群臣的论调,对於圣意的揣定,他的心都要碎了。
“臣等正欲死战,奈何陛下先降?!”
“先帝呕心沥血为图收復辽东,今上对辽东弃之不顾,如何面对先帝在天之灵,吾等身为臣子不能坐看陛下背负弃地骂名,正应犯顏直諫,以图陛下回心转意,吾决心叩闕,诸君可愿同往?!”
“壮哉,合该如此,吾愿往!”
刚刚回宫的朱由检还在心烦意乱,让太监泡上茶还未喝上两泡,却听闻了群臣堵在乾清门闹事的消息,他的心情更糟糕了。
“魏忠贤?!”
“臣在!”
“你带一队净军驰援白杆卫,不许伤人!天天叩闕,没完没了,扰得朕心烦。”朱由检阴沉著脸说道。
“喏,臣这就去办。”魏忠贤佝僂著腰说道,他停顿了一会儿,还是开口多问了一句,“陛下可有口諭?”
“唔,你让他们上你那报名,看一下谁中午不打算走的,也好让光禄寺给他们准备饭菜。”朱由检淡淡道。
“是,陛下!”魏忠贤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皇帝是会埋汰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