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冬至、万寿圣节,都会举办大朝会。其中正旦大朝会的规模最为宏大,除去京官以外,还有地方大员如各省布政使、按察使等,以及退休致仕的老同志、外国使节等参加,规模比冬至大朝会大了数倍,参与人数多达数千人。
大朝会上,朱由检颁布了自己的改元詔书,宣告天启年已经过去,现在大明的年號正式更名为崇禎。
改元詔书除了宣布新的年號,还包括新皇帝接下来的施政方针。
相比於原本歷史上那冗长的內容,朱由检只写下了寥寥数语,宣布“山河儼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统天”,大明是华夏正朔,大家都是华夏子民,大明的国祚与兴衰跟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家应该共同维护大明的正统地位;承诺只要大家不辜负大明,他这个大明的皇帝也绝对不会辜负大家。
对於朱由检的承诺,眾臣还是比较相信的。虽然相处的这小半年来,皇帝也时有叛逆,经常性作妖,但一个“仁君”的名头至少是跑不了的。
党爭还在持续,但是党爭的破坏性却被朱由检遏制住了。反正你们吵架可以,要让皇帝杀人没门。重要位置的官员安排也不会如他们的意。
大朝会次日,朱由检召见各地方主官,其中就包括了陕西巡抚洪承畴、延绥巡抚孙传庭!
延绥是陕西的一部分,只是因为作为军镇位置紧要,所以多设置了一个巡抚的位置。洪承畴跟孙传庭的境遇也很相似,都是被破格提升的青壮派,所以朱由检乾脆就一起召见了这两位。
“臣洪承畴、孙传庭参见陛下!”两人齐声道。
“免礼,平身!”
“谢陛下!”
君臣双方都是第一次相见,於是开始了相互打量。
孙传庭一表人才自不必多说,只是他眼神怎么看著像是要砍人的样子,朱由检感觉脖子有点凉。洪承畴年纪比孙传庭大不少,面若平湖,眼眸深邃,倒是看不出多少情绪来。
“朕想听你们说一说陕西跟延绥镇的情况。”朱由检开口道。
“启稟陛下,陕西多地受灾严重,其中以陕北最甚。去岁,陕北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多有饿死。臣任陕西督粮参政时曾与流贼交战,发现其中不止有饥民,更有卫所逃亡的士兵,此不可不察。臣请求陛下拨给粮食賑济灾民,蠲免陕地百姓赋税。”洪承畴说道。
孙传庭则表示:延绥镇军田多被侵占,军屯从永乐年间的三万顷锐减至如今的五千顷。军官贪腐严重,虚报兵员、剋扣粮餉成常態,导致士兵逃亡超过了三成,在册士兵四万余,但可战之兵不足两万。仅“精锐家丁身披重甲、胯下好马,普通士兵甚至以木棍充数”。他打算军屯清源,整飭军纪,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
朱由检还是老一套,要钱粮没有,他让洪承畴跟孙传庭自己想办法筹措,至於闹出事来,莫要將皇帝托出来就行了,他也会儘量对两人进行回护。
对於皇帝的態度,孙传庭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在延绥镇已经见识过“奉旨抢劫”的士兵了。他作为延绥巡抚,当地的文官之首,当然是接到了很多豪强的告状,不过他也只是让延绥总兵杜文焕收敛一点,別闹出太严重的事情来,然后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洪承畴却有些纠结,他当官比孙传庭久,免不了沾染了些官场的习气,之前弹劾上司差点被整死,现在他已经变得谨慎了许多,就像他的用兵风格也是以谨慎为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