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觉得洪承畴怎么样?!”
孙承宗頷首:“彦演大才,足堪此任!”
洪承畴不仅才能够用,最关键的是他本来就在陕西,对当地的局势比较了解,这样的人事安排倒也不算突兀。
孙承宗也逐渐回味过来了,原来皇帝是想要他让位与他人啊,虽然可以理解,但老头还是免不了有几分心酸,有种被嫌弃的感觉。
“洪承畴调任以后,朕打算让孙传庭接任陕西巡抚,至於延绥镇,如今的情况,倒也不必著急著安排巡抚了。”朱由检说道。
孩子大了有主见了,孙承宗吸取张居正的教训,本不应该对皇帝的任命置喙,但他还忍不住劝道:“陛下不欲收復陕北乎,如今陕北之贼遭受重创,正是一鼓作气將其彻底清缴的时机,若是坐视不理,恐將再度坐大啊!”
同样的话朱燮元也说过,以大明的绝对军力优势,收復陕北確实不太难,但现在的陕北可是负资產啊,朱由检不太乐意接收。收復容易,怎么安置那百万饥民呢?如果无法安置,那收復跟没收復又有什么区別呢?
这些话朱由检不方便跟老头明说,於是只能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孙承宗见状,心中生一股无力感。
第二天,朝会之上,朱由检宣布孙承宗入阁,出任首辅之位;毕自严卸任阁臣之职,加都御史衔,依旧保留户部尚书的职位。对此,毕自严倒也没有感到太委屈,他这个首辅当得本来就不太舒心。
只是他本人没有什么反应,围绕在他身边的那一群或是投机、或是真心的改革派就很难受了:
老大是不是失宠了,他们是不是应该改换门庭了,继续跟著毕自严混还能熬出头吗,要是转投孙承宗人家会要他们吗,这样改换门庭会不会让人看不起?!
按照资歷,孙承宗出任內阁首辅倒是完全没有问题,他甚至比毕自严更有资格,只是朝堂的格局又要大洗牌了。
大家也摸不清楚皇帝的態度,摸不清楚孙承宗这个帝师担任首辅之后,是可以挑起百官之首的大梁,还是依旧是个吉祥物,毕竟皇帝对於內阁的定位实在是太模糊了。
有的人这时候才悚然一惊,什么时候皇帝竟然对朝堂掌控到了这种程度!
而有的人则更加敏锐,当初皇帝不惜將孙承宗赶到西北去,是因为皇帝当初在鼓吹建奴威胁论,对建奴採取的是长期守势;如今將孙承宗迎回,是否暗示著朝廷即將对建奴展开反攻?
有人琢磨著,倘若孙承宗的“堡垒推进战术”继续,他们应该怎么在其中分润到一些好处;有的人则在纠结,要不要跟辽东方面进行彻底的切割,毕竟现在建奴看起来已经日薄西山了。
孙承宗自己也怀疑过,但他现在对於收復辽东已经没有当年的急迫了,人总是会成长的。在他经略辽东的时候,面临的是努尔哈赤在辽东势如破竹,甚至要沿著辽西傍海道一路打到京师的恐怖压力,大明必须顶住建奴的继续进攻,那时候大明是没有办法避战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