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冶工部大领导王寿年观察到刘光齐愣在原地,问话也没反应,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以为把孩子给撞傻了。
“小同志,真是不好意思,我的司机走神不小心撞到你,现在我就安排司机带你去医院检查,一切费用由我来承担,如果脑子受伤……”
说到这,他面露羞愧,又嘆气一声,继续道:
“唉,如果脑子受伤,你以后的生活我会负责的,放心好了!”
回过神的刘光齐听到这话,越听越不是正经味。
这是什么意思?
不会以为自己被撞傻了吧?
拋开王寿年的身份不提,就算是个普通人自己也不至於干出讹人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事情。
刘光齐麻利的站起来,顺手还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不在意道:
“不用去医院,我没受伤,脑子也正常。”
王寿年见刘光齐不像是有事的样子,眼睛里的担忧稍微有些减缓,但嘴上仍然坚持道:
“小同志,要不还是去查查吧,查清楚我心里也好受些。”
“不用查,伤了就是伤了,没伤就是没伤,我可干不出讹人这种事情。”
刘光齐大手一挥,再次拒绝。
王寿年不禁暗暗点头,心里十分讚赏。
“好,好啊,是个好同志,觉悟很高!”
“小同志,你叫什么、住在哪里、现在在哪里工作呀?”
他心里过意不去,想从其他地方进行帮助,弥补心中的亏欠。
刘光齐轻笑一声,朗声道:
“我叫刘光启,是四九城人,住在南锣鼓巷福祥胡同,大学刚毕业正准备去单位报到,还没分配具体工作。”
“嗬,你还是大学生呢?”
王寿年有些意外,赶紧追问。
“是,鉿工毕业的。”
说著,刘光齐循著记忆从挎包里翻出毕业证、学业鑑定表和介绍信递过去。
王寿年接过来仔细查看,眼神越加讚赏。
这个年代,因为歷史原因和经济、教育等现状,大学生数量並不多,甚至可以用稀缺来形容。
而刘光齐毕业於鉿工,更不简单。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此时鉿工名声之显赫直逼北、清二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在军工、重工、机械等领域是全国拔尖的存在。
王寿年翻看完毕业证和学业鑑定表后,又开始查看介绍信。
当他看到刘光齐分配的单位是第三轧钢厂时,心中顿时又惊又喜。
前些年国家接连部署了十几项重大工程,调走各机构、单位绝大多数顶尖的工程师和技术精英,导致冶工部及下属单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一旦遇到棘手难题还要向国防单位申请援助。
无奈,王寿年只能几次向上面申请,请求从各大院校安排一批高级知识分子过来补充短板。
没想到的是,眼前的刘光齐竟然就是自己日思夜盼的人,而且两人之间还发生这样“美妙的误会”,王寿年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不仅如此,第三轧钢厂是冶工部直属一类產业二级综合生產厂,正好归自己直管。
这下可好了,原本他还担心弥补不了心中的亏欠,没想到老天转眼就送上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
真是巧他娘给巧开门,巧到家了!
王寿年忍著激动的心情將证件等还给刘光齐,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小同志,你有大好的前途啊!”
“呵呵,借您吉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