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刘光启,年轻、技术精湛、学识丰富又有朝气,未来註定会扶摇而起。
或许现在趁机傍上刘光启,没准自己还能有继续进步的机会。
这个想法一出,徐首强怎么也控制不住。
没办法,他太想进步了!
这时,杨保国忽然想到什么,出声问刘光启:
“光启同志,我听老李说你不要分配的团结楼,非要去四合院住?”
“厂长,是这样,我爹娘都住在福祥胡同,我想著住的近些平日里方便照顾,毕竟爹娘年龄越来越大,早晚都能看见心里踏实些。”
听到这个回答,杨保国眼睛亮起,明显对刘光启更高看一层。
男人二十来岁正是一心闯荡的年龄,能明白这个道理又付出实际行动的真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难能可贵。
“哎呀,光启啊,你不仅学识过人,没想到还这么有孝心重感情,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孩子给个金餑餑都不换吶。”
杨保国既有些感触,又有意拉近两人距离。
刘光启面容平静,没有因为夸讚而露出骄色,淡淡道:
“父母之恩,与天地等,人子事亲,存乎孝敬,为人子女这些都是应该的,当不得夸讚。”
杨保国点点头表示肯定,然后故意大声询问一旁的李怀德:
“老李,光启有这份孝心咱们厂可得成全,房管科那边协商好了吗?”
“厂长,协商好了,只是……”
“別吞吞吐吐的,只是什么?”
“只是福祥胡同住房紧张,只剩下一个废弃的跨院,光启同志体谅厂里难处,主动要求自己出钱重建。”
“什么?那怎么能行呢?绝对不行!”
杨保国吆喝一声,拍案而起,继续道:
“这样,你看看有没有好些的住处,让房管科把那户腾退或调换,光启同志可是大才,绝不能在咱们这里受委屈。”
刘光启一听到手的跨院要飞了,急忙解释道:
“厂长,谢谢你的好意,我是自愿选择那处跨院的,跨院和我爹娘房子挨著,出入方便。”
“再者说,要是因为我的原因把其他人家给腾退调换了,这传出去我还怎么在胡同里待?背后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杨保国想想是这个道理,眼睛一转,又来了主意。
“既然如此,那重建房屋的钱厂里就承担了,到时候让赵建峰上个申请,也不算咱们厂慢待光启同志。”
“朱书记,各位同志,我的想法怎么样?”
朱崇山、李怀德等人能说什么,总不能当著刘光启的面说不行吧?
他们明面上笑著赞成,心里却是一阵暗骂。
你特么清高,为了拉拢刘光启,拿厂里资金当自己人情,草(一种植物!)